读《富兰克林自传》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他讲到自己如何修炼所谓的13条美德。“美德”这样一个词,在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今天,大众对美德几乎很少谈论,但对于精英人士来说,它真的很有价值。
如果想将“美德”这个词表述得与时俱进一点,用“自我修养”可能会好一点。富兰克林的“自我修养”,正是精英人士的自我修养。
富兰克林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高,是美国人心中的“圣贤”。他有很多头衔,如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外交家、慈善家。在政治领域和外交领域,他多次作为北美殖民地代表与英国政府谈判,参与起草《独立宣言》,他的头像被印在美钞上,被视为美国开国元勋的国父级人物;在科学领域和发明领域,他在电学、数学、热力学、光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中都颇有建树,他还是霹雷针、双焦点眼镜的发明者;而他最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印刷商。
有意思的是,回头看看中国能和圣贤沾上边的那些人,从孔子、孟子、到后来的王阳明、曾国藩。把他们往富兰克林的13条上去靠一靠,大致是能靠上的。中国古人,也就是儒家的那一套,叫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人看来,认为通往圣贤的路,需要讲了个顺序,得一步一步来,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所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但这个说法太玄乎,具体咋做不知道,得靠悟性。
再看看富兰克林的13条自我修养,修炼起来虽然没有个顺序可言,但好在比较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强多了。甚至富兰克林还总结了一套修炼的具体操作方法。他做了一个表格,将13条美德列入其中,一段时间内着重修炼其中一条,如果期间有违反的情况,他就反省自己,在表格中记上一笔,最后等表格中不再被记录时,才被认为是达到要求了,如此再去修炼下一条。
不过,富兰克林的这一套,大体还是没跑出儒家诚意、正心、修身的范畴。所以,单从修行方面看,富兰克林要是放在中国,他可能算不上圣贤,好像最多是个亚圣、半圣。不过富兰克林到底的牛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情后来也没少干,所以非要评的话,他在中国是可以争个圣贤的位子的。
富兰克林的成功主要归结于三点:第一点,他是一个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并刻意练习;第二点是保持自己的学习力,乐于阅读;第三点,他始终有一颗好奇心,为自己的前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也是他在诸多领域都有建树的原因,在这一点上,他很像达芬奇。
作为对美国历史有着深刻影响的人物,富兰克林的身份有太多的标签,他是名副其实的美国精神的化身,所以他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话说回来,在欲望面前,人往往脆弱不堪。在物质无忧的今天,能做到节制、俭朴、勤勉等13条的人,一定需要强大的意志,对自己拥有强大的控制力。这正是精英人士所必备的自我修养。朱熹也说,“存天理、灭人欲”。不过说到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许不是那么重要,但人活着,若总是很容易妥协于欲望,那又和猪有什么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