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仲少自以为是懂点技术的人。
但是,这种看法,止步于一次交流,被行业某巨头的技术总裁鄙视后,现在低调多了。
今天想聊的话题是,究竟什么是“技术”?
某百科解释是:“技术是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所采用。。。。(以下省略五十字)”。
为避免把自己拉低到某百科这个层次,咱说点别的,仲少脑袋里长期蹦哒的四个字:技、术、略、道。昨晚和老蒋聊天,在其鼓励下试着写下来。
首先,关于技,技能,可通过机械重复学习,如卖油翁之熟能生巧;
其次,关于术,战术,整合技能增加系统性,实现目标,如韩信将兵;
再则,关于略,战略,定位目标,增加原则性,如子房诸葛之谋。
最后,关于道,大道至简,阴阳,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技的层级,最宽泛且可调整空间最大,然后随意层级上升逐级收窄,在道的层级往往只有两级分化了。
同时,每个层级的变化影响也是逐级加深的,在技的层级变化的影响往往如泥牛入海,但在道的层面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个层级,体现每个人的思维里面,只是多少差异。
一件事情本身可以按这个层级划分,而这件事情在一个协作体系下也有其层级定位。
如从个人来说会用CAD是技,但会设计是术,但若提高到企业层面,做设计,做方案,做销售,做施工都属于技的层级,整合各种技能实现项目目标是术的层级,设定公司发展方向经营目标属于略的层级,至于道,那是企业拥有者在做重大决策时候心中的那把尺子。
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尤其是大组织,各职能部门在协作的时候,若不是从组织整体目标角度考虑,容易产生偏差。
而最容易导致偏差的是略的层级,因为承上是极简的两极格局,启下是繁杂的多元格局。
所谓战略决定战术实施效果,一场战斗的胜利更多取决于战斗力,一场战役的胜利需要好的战术,但一场战争的胜利,需要好的战略。最好的例子就是楚汉之争,史记记载刘邦和项羽碰面基本完败,但其实结局从项羽衣锦还乡那一刻就已注定。
于我们环保行业来说,各种各样的治理工艺、金融手段是技的层级,整合各种资源以实现区域或流域的环境治理目标是术的层级,水十条气十条则属于略的层级,而道的层级,普遍对立格局是要经济发展还是要环境保护,当前提出“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算是环保业界的最高指导思想了,基本解决了两极对立罗辑难题。
仲少之前说自己懂点技术,是基本自我感觉还是有一点自己思考的方法,用这些方法可以实现一些项目目标。但近几年都没有做纯技术类工作了,是因为发现技术能解决的问题很多又很少,多是因为什么都能解决,少是因为解决了可能没用。
近几年因工作关系,有机会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做过水环境方面交流,有些领导喜欢上来就问你们有什么技术,给我们讲讲,觉得靠谱我们可以先试试。
但我做的PPT从来就不按他们想要的来,因为医生都是先给病人看病,做病情分析再做病因分析,再开药方,再抓药。一上来就讲这个药自怎么好包治百病,那是天桥上卖大力丸的。
从水环境来说,先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分析污染成因,再提一个思路或解决方案,按这个思路去集成相应治理技术,最终实现方案设定目标。
仲少个人观点,在当前开放环境下,污染问题肯定是可以解决的,关键是政府方治理大战略问题,政府负责定治理的要求,整套的流程都可以由社会力量去实现。
而在购买服务达效付费越来越通行的今天,技术筛选应该交给市场。未来有两种技术比较重要:一是效果稳定可预期的治理工艺(可称为良技),二是将各种治理工艺集成为具有协同作用的组合工艺体系(可称之为要术)。这也是仲少自以为懂一点的“技术”。
个人认为治理工艺集成与大组织协同原理一样,效果是乘积关系,比如ABCD四种工艺(四个组织)完美状态是1,如果分别达到0.9,那么最终完成效果就是0.66,勉强及格。
但也有时候例外,有些组成因素会超出1,比如大组织里面,有些部门效能低下,工作完成率只有0.5或更低,但最终组织协作仍然正常,是因为有其他部门付出了远超1的努力,这些部门往往是这个组织最重要部门也是承担主要责任的部门,这样的结果是这个大组织正常发展没问题,但要飞跃是比较难的,久而久之整体协作效能必然下降,这就是所谓的大组织病(也有叫国企病的)。
听过说一观点是说这种病主要原因是每个部门的人只对位置负责不对整个事情负责,我觉得也可以说这些人不懂“技术”,或只懂“技”不懂“术”,没有整体协作的理念。
但是,更重要的,需要在略的层面,去掌控这些技术并相互协作,去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是大组织高层管理者们最需要思考的。
而对于广大技术人才,可能需要尽可能的提升自己的格局,不仅有娴熟良技,还有上善要术,更重要的是要有战略的思维。
简单说,就是自己要靠谱(协作系数为1),其次找靠谱地合作方法。最重要的是知道并牢记明确的目标。
以上是个人对技术的一点浅见。
仲少于2017年11月7日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