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一读 | 44 |《国语·晋语六•范文子知晋难》

每日一读 | 44 |《国语·晋语六•范文子知晋难》

作者: 慕若文 | 来源:发表于2021-08-31 06:17 被阅读0次

    《国语·晋语六•范文子知晋难》

    原文:

    反自鄢.范文子谓其宗祝曰.君骄泰而有烈.夫以德胜者犹惧失之.而况骄泰乎.君多私.今以胜归.私必昭.昭私.难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七年夏.范文子卒.冬.难作.始于三郤.卒于公.

    译文:

    范文子打完鄢之战带兵回到晋国后,马上找来家庙的祭师,对他们说:

    “国君傲慢奢侈却战胜立功,那些以德行获取胜利的人尚且害怕失掉它,更何况傲慢奢侈的人呢?国君宠幸的人太多,现在获胜归来,这种情况肯定会显得更严重。这样的话,祸难必然要发生,祸恐怕要轮到我头上。请你们为我祈祷,赶快让我死,能赶在动乱之前死去便算是解脱了。”

    这是晋厉公六年的事情。第二年夏天,范文子死了。冬天,晋国便发生动乱,先是郤氏三人被杀,最后国君也被杀掉了。

    后记:

    文子是有政治敏锐的,他审时度势,看出了晋厉公当政的腐败,晋国已是穷途末路,迟早有崩塌的那一天,而为人臣子,力不能及改变不了的事,也只能听天由命。

    那句“夫战,刑也,刑之过也。”,便是范文子在论内忧外患里的名句。(如附)

    原文《国语•晋语六》:

    鄢陵之役,晋伐郑,荆救之。大夫欲战,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君人者刑其民,成,而后振武于外,是以内和而外威。今吾司寇之刀锯日弊,而斧钺不行。内犹有不刑,而况外乎?夫战,刑也,刑之过也。过由大,而怨由细,故以惠诛怨,以忍去过。细无怨而大不过,而后可以武,刑外之不服者。今吾刑外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将谁行武?武不行而胜,幸也。幸以为政,必有内忧。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必偏而后可。偏而在外,犹可救也,疾自中起,是难。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

    译文:

    在鄢陵之战时,晋国讨伐郑国,楚国出兵救郑。大夫们都想作战,范文子不同意,说:"我听说,统治人民要使用刑罚来端正臣民,这件事做到了,然后才能对外显示武力,因此能做到国内团结,国外畏惧。现在我国司法官用来惩罚小民的刀锯,天天使用得快要坏了,而用来惩罚大臣的斧钺却并不使用。在国内尚且有不能施以刑典的,又何况对外呢?战争,就是一种刑罚,是用来惩罚过错的。过错是由大臣造成的,而怨恨来自一般小民,因此要用恩惠来消除小民的怨恨,下狠心禁止大臣的过错。小民没有怨恨,大臣不犯过失,然后可以用兵,去惩罚国外那些不顺服的人。如今我国的刑罚施加不到大臣,却下狠心来对付小民,那么,想靠谁来振作军威呢?军威不振而打胜仗,只是一种侥幸。依靠侥幸成功来治理国家,一定会有内忧。况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如果不是圣人,必然只有偏于一头才行。如果偏失的一头在国外,那还可以补救,如果毛病在国内发生,那就难于应付了。我们何不姑且撇开楚国和郑国,把它们作为外患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一读 | 44 |《国语·晋语六•范文子知晋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kt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