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欲望
所有人都想要快乐,并且避免痛苦。最原始的快乐,就是生存。
欲望是种能量,推动我们去实现,马斯洛的五种需求:生理、安全感、情感、尊重、自我实现。人最重要的欲望就是自我满足。
欲望中的性、攻击性、自恋,虽然被视为负面的,但也是生命能量,生物本能。
人最本质的欲望是爱和归属感。
2.对待欲望
欲望控制一切才会成为麻烦。因此,对待欲望的态度要中立,既不会被它控制,也不要抗拒。让它在体内自然流动,静静感受,自身保持慈悲地察觉。
3.乐与苦
当我们满足了身心灵的需求,就能得到快乐和满足。反之,这些需求遭到拒绝,就会痛苦。
因此我们不断去外界寻找和创造可以满足欲望的事件。但是,我们留不下任何一刻的快乐,美丽的景色、美味的甜点、与爱人的亲密时光。
有求皆苦、变化是宇宙唯一不变的真理。
4.欲求不满
因为对生活所要求的快乐,财富、名利、地位、外貌,都建立外部评价体系之上,即是通过满足别人对自己期待,感受到成功。所以一直追逐外在一切来满足我是好的,这个自恋需求。
我们想得到他人的喜爱和关注,当能满足时,会兴奋、开放;遭到否决时,强烈的紧缩感,修持。
在一次次的经历需求无法满足之后,我们会觉得:需求只会导致恐惧和羞耻,并因此产生匮乏虚弱的自我能量。
5.依赖
我们产生虚弱的自我后,终其一生都不断试图逃避恐惧和羞愧的痛苦感。这种恶性循环,让我们更加孤立、更加缺乏自我价值感。
暴饮暴食、竞争、取悦他人等,对任何提供快乐或解脱感的事情上瘾,追求欲望的替代品。而远离欲望的本质需求——对爱和归属感的深切渴望。
6.欲望代替品
代替品不能满足我们最深层次的需求,却可以鼓舞我们,并带来短期的快乐和利益。
我们追求这些,得到结果鼓励;追逐的代替品欲望会越来越强烈,强烈到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麻痹我们没有人爱的感觉,和缺乏自我价值感的感受。
工作是最常见的替代品,努力工作可以赢得他人的爱戴和尊敬,并且带来金钱和权利。
努力工作时对的,但是需要察觉努力工作背后的动机和心态。我们是用工作来麻痹自我匮乏的痛苦,还是因为内心深处真正喜欢而去做?
我们需要穿越欲望代替品的表象世界,沉到内心深处,倾听心声。
7.欲望成瘾
欲望是一种生命力,但当欲望掌控我们的生命,我们就会受苦。
天生的食欲,也许变成对事物难以控制的欲望,冰淇淋、甜点;对性和男女之情的渴望会变成痛苦的依赖,通过对方来界定自己、取悦自己。
我们只在意自己如何从人事物中得到满足,或者怀念过去,或者计划未来。无法真正享受眼前一切,只是迫使自己不断追求更大刺激麻痹自己的感受。
忘记了最初的原点(爱的渴切),就是最初导致我们上瘾的动力。
8.排斥欲求的自我
人被教育要去畏惧自己内心最深层的欲望,这种恐惧使得我们对内心深处东西失去探索心,维持一种容易控制、忠诚的状态,接受了多重的自我压抑。
会产生一个误会“心灵净化”与“根除欲望”划伤等号。
我们将欲望全部推开,就会拒绝真心暖意,并僵化自己的生命,否定欲望,就是否定爱与活力的根源。
9.从自我缺憾中觉醒
当有激烈的渴求时,不必推开或者为之驱使,而是纯然地让渴求展开,从自己的内心行过。
我们可以宽恕自己的对自己的批判和攻击,活在当下。
学会接纳自己的欲望和渴求,而不是逃避或者掩盖这些感受。
我们受苦,是因为对欲望和渴求的体验,蒙蔽了对真正自我的体验。
10.我们真正想要什么?
不抗拒欲望和恐惧,慈悲接纳,好奇的进一步探索他们。
让欲望在心里流淌,渴求的感觉激荡过后,处于心灵深处的渴望会出现,就是对爱的渴望。
彻底地接纳,可以使长久以来羞愧和嗔恨消融,体会欲望的根源正是无私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