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因为创伤变成今天的样子还是因了幸福变成今天的样子?答案是:我们更多时候是因了创伤变成今天的样子。然后往后探索,会发现我们大概率也会因了创伤变成未来的样子。
(一)
最近听《蒋勋细说红楼梦》,不知不觉被蒋勋老师的强闻博记、从容优雅迷住了,蒋老师的很多观点让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看到不一样的红楼,也通过蒋勋老师的红楼看到更加广阔丰富的世界。
在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时,蒋勋老师说,刘姥姥之于贾府,是救赎。听到时心就顿了一下。蒋老师的解释大概是与刘姥姥为了努力活着而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热腾腾的生命力不同,贾府及贾府众人表面看着繁荣精致到极致,内里却早已失去活力和韧性了。
我想,蒋老师虽没说,但可能也会有“接下来,盛衰之间,犹未可知”的慨叹吧。
也许是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开始,我一直深深以为盛极衰,便被蒋老师的“救赎”击中了,然后,就同意了。
脑海中就出来“创伤,生命的救赎”这几个字。
每一个生命都代表整个世界,生命中所有的相遇都有意义,人与人之间互为镜子、互为表里。刘奶奶和贾府也是。刘姥姥于贾府,是救赎,贾府之于刘姥姥,也未尝不是。
(二)
细想一想,我们生活的世界听到各种声音,几乎绝大多数人都是有创伤的,无论大人小孩。
孩子们渴望陪伴,大人向往自由,穷人渴望金钱,富人期待知音,青春时盼望长大,长大了羡慕孩童,男人觉得做女人挺好,女人却希望有男人的力量多好……
从心理学的角度,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6岁以内,尤其是2岁之前,若有太多未被满足的期待和创伤性事件,将会对个体人格产生极大的影响。
心理学一直在研究如何尽可能减少童年创伤,利于孩子们人格的健康发展。也在研究如何帮助人们从童年创伤中走出来,做更好的自己。
作为一名心理学从业者,我也努力完善自己,帮助他人。
有时候,面对来访者,我却常常在想,创伤真的是创伤吗?我们是因为创伤变成今天的样子还是因了幸福变成今天的样子?
更多时候,共同探讨后的答案是:我们更多时候是因了创伤变成今天的样子。然后往后探索,会发现我们大概率也会因了创伤变成未来的样子。
是的,很多时候,创伤是最大的力量来源,创伤的生命力相对于幸福来说,是如此深厚强韧,有时甚至是灿烂绚丽的。很多人因了创伤,变得更加执着勇敢,因了创伤,走得更加坚定无畏。因了勇敢坚定,成就人们今天的样子。
世人都说趋乐避苦,如此说来,创伤反而是乐吗?或者,苦是去往乐的必经之路?
从这个角度讲,创伤,是生命的救赎,更是快乐的救赎。
(三)
对于中国人来说,创伤,是生命的救赎。因为,中国文化,是创伤文化。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女蜗补天、大禹治水、夸父追日、后羿射日……
文天祥、岳飞、苏武……
江姐、董存瑞、黄继光……
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英雄故事,每一个都是在千锤百炼、水火浇灌的创伤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
似乎,中国真正的英雄,都是需要经历这些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上下求索、永不放弃才能成就。
毛主席也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有人说:逆水行舟,方显英雄本色。
因为这样,中国人从来不怕吃苦,因为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啊。
中国人也总是能在创伤中迅速复原,比如战争,短短的70年我们已经重新站立;比如天灾,在这次的疫情中,我们也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作为中国人,好好的拥抱创伤吧,它属于我们的一部分,在基因里,在血液里。
或者,如果可能的话,从我们开始,和我们的后代,保留这创伤的力量,同时,开启更轻松幸福的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