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93903/67b8a9a73734bc03.jpg)
全民写作时代,文海里,流淌着芸芸众生的所思所想,只要愿意,谁都可以记录,写下生活的点滴。
自七月份开始担任谈写作专题的审稿工作起,半年来看了很多篇稿件,也看到了流淌在文海里的众生相。
有位简友一直执着地向《谈写作专题》投稿,我点开了这位简友的账号,翻阅里面的文章。几乎都是对生活的记录。从文章里了解到,简友在馒头店工作,每天的任务是做馒头,卖馒头。
如果不是读简友的文字,我永远想象不到一个卖馒头的人会有怎样的烦恼。
我以为他们的工作是:微笑,在腾腾的热气中打包一个馒头,再从豆浆机中灌上一杯豆浆,笑呵呵地递给顾客……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迎接下一个顾客。
而事实是:
每天四点半起床,做馒头,清洗工具,买馒头,算账,省钱,存钱……
同样的工艺,做出的馒头各不相同,馒头没开花,小了会被老板质问。
做豆浆有时忘了加糖,被骂丢散落四。有时豆浆算好的30杯,装出来却只有26杯,由于要计算成本,不得不想别的办法。
店里一起工作的两个阿姨,忙完白面馒头的工作后,就开始玩手机。简友由于是男的,还要清洗工具,看不惯自己一个人承担这些琐事,除了怄气,却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一直做红糖馒头,想学做白馒头的工艺,却忙到根本没时间和精力。
有时下班了,发现账对不上,然后胆战心惊,各种计算……
下班后的生活常常是两个阿姨一起去逛街,而简友独自玩手机,看看电视,记录文字,再重复同样的生活。
作为一位大龄青年,被介绍的各种对象,有带着两个孩子的,有比较傻的。
遇到一个有夫之妇,妇人想和他做情人。
每个月工资存三千多,自己的生活费只留400元……
每篇简单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一个馒头店厨师所有的酸甜苦辣。
读着简友的文字,对他遇到很多事,我觉得都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只是,很多人为了生活已经精疲力竭。思考是一种高姿态的评判,每一种选择在当下都是最好的选择。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就资格去评价。
有时候觉得自己为一份工作远走他乡,一年才能见父母一面很不容易,这位简友文字让我意识到的到,每个人、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不容易。我们看到的很多事情,都是一种宏观的表象,在每个人微观的世界里,都有自己的困惑与迷途,努力与奔波。
读了简友的文字后,我特别想珍惜当下的生活。吃饱穿暖,每月有固定的收入保障生活,还能挤出时间在追梦的路上晃荡,真地很美好!
专题稿件投来每一篇文章,都流露着一个故事,展现着全民写作时代的众生相。
有单身的男子给未来的夫人写着一封又一封的信;有年老的长着用文字和照片讲述兄弟姐妹的故事;有人的文章上了首页,大赞简书大度,让五花八门的文章都上的了墙;有人感叹人生迷茫,有人高谈行动与方向,也有小孩投来充满童趣的稿件……
有篇文章里,小作者说奶奶蒸的热馒头一出锅,她就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馒头跑了……我想象着那场景,不禁笑出了声。
每日的审稿工作,让我看到了自己每日固定的工作生活之外的众生相。所有人都在努力,谁都不容易,谢谢你们来了,我在用心看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