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常常会推送一些让我感到胃不舒服的新闻。
比如昨天这条:
![](https://img.haomeiwen.com/i3692851/c887713ee275fbe4.png)
再比如今天这条:
![](https://img.haomeiwen.com/i3692851/a5f43fb104e260b5.png)
类似的发生之前还有很多。比如某医生带病上阵,坚持为病人主刀;某下水管道工人为了给居民住户排下水道,通宵工作不幸猝死等等....
比这些新闻还要让我不舒服的,是底下一片叫好的评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3692851/54ce3cda50a3c06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692851/e97afdb5c61c003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692851/36d78567225b9f81.png)
这些人几乎都是被主流价值观给强行洗脑的小白鼠。
作为最具代表性之一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向外传达的媒体观点很大程度上可见一斑,多少能从中透视出一些我们这个社会的畸形与病态。
我们提倡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提倡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在这些所谓“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与形成上整个社会的宣传几乎快要到达一种轰炸式的强度。每隔三天两头总可以看到有那么几个因公殉职舍己为人的少数不幸者被当做代表人物来歌颂。
我不知道你们在看到上面这张快递小哥照片的那一刹那,除了落俗地被感动到以外,会不会有那么一点点觉得寒酸?
我并不是想要诋毁这些人,我只是在想另一个问题,国人为什么活的这么没有尊严?
事实上“以人为本”这句话我们在各种场合谈的并不少,但我们整个社会向民众输出的价值观并不表里如一。在中国人各色各样的生活场景里,你几乎处处可以看到那些为了生活而卑躬屈膝的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并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而是他们在潜意识中觉得理所应当就该如此去做。
比如那些省吃俭用为了下一代的父母,他们甚至舍不得为自己买一套新衣服。但事实上这并不需要费几个钱;再比如上文提到的快递小哥,我不相信如果实在因为中暑病倒而耽误一两个单子就会对客户造成多恶劣的影响。你送不了公司里自然会有其他快递员顶上;还有那些打着吊瓶都要坚持为病人主刀的医生。我想问一句,如果一个医生在自身状态都不好的情况下去为病人做手术,有没有想过这样会对手术成功率造成何种影响?如果因病失误,谁来负责?
最让人反感的是主流媒体总大力宣扬那些因为下水救人自己殉亡的英雄。我不止一次跟身边人说过,如果看到别人溺水,你千万别跳下去救。你可以伸一根树枝过去、可以丢一根绳子、可以呼救报警,但无论如何你就是不能自己下去。因为就算你水性再好,你去救人,溺水的人一旦抓住你他的求生力量之大都可能会将你拖下水,在这种时候坚持见义勇为那真是傻到家的人才会做的事。
但是没用,社会媒体并不会告诉你这些,它们需要弘扬正能量和廉价的感动。没有人告诉你人之所以为人首先是因为他有人的体面和尊严,他首先应当为了自己而活;没有人告诉你即使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你依然可以把头发剃干净、为自己添一套朴实但至少整洁的衣服。
素质教育在中国说白了不过是个笑话。我们这个社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并没有一分真正的尊重。你说为在雨中为清洁工撑伞、给穷人提供免费爱心午餐...这些说到底其实都是同情,并不是所谓的尊重。真正的尊重是外头下着大雨,我可以不可怜兮兮的像只落汤鸡一样仍要去扫地。
不可否认,国人很富有同情心,他们会给罗尔捐款,会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建希望小学,但并不能因此而掩盖他们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事实.当然,我们对尊重的诉求本身也就很低。我们会因为穷而后怕,但并不会因为别人没有给予你尊重而生气。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过去了,事实上我们的物质生活要远比从前好上很多,人可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但碍于社会观念并没有多少进步,80后、90后,他们承受着城市生活带给他们的压力,他们大多数人仍像余华笔下的福贵那样活着。他们身上疾风劲草般强韧的生存意志固然令人赞叹,但这种缺乏尊重意识所构成的畸形社会并不会让人感到真正幸福。
关于尊严和尊重,其实王小波早在几十年就有所提及:
你在家里,在单位,在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成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就会被当成东西对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他的这份诉求至今仍是一份诉求,因为即使放到今天来看,大多数人也不懂得何为尊重。别人不尊重他们倒是次要,重要的是,他们自己也不懂得如何尊重自己,他们自己把自己当成了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转发这篇文章至朋友圈、微信群,或微博等,无需特别申请。
其他转载请简信联系我。
网友评论
就因为缺乏才提出。
可事实上在当今的社会,人都是比较自私的。
这是无可厚非的。
毕竟人有生活前提。
是没有选择余地,还是这样做,可以获得更高的利益。我想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中国的从小到大的教育在歌颂真善美上并没有多大成效。
教育是根本,新闻媒体不过是辅助。
所以,抱歉,我并不能与作者意见一致。
社会需要,这些人奉献。但我们要理解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能力边界,请爱护自己。不然,我很难相信,一个如此委屈自己的人,会不会要求别人委屈?会不会工作中有怨恨?等。
请先爱护好自己。
看完你的评论,基本可以估算你的智商。
柏杨写过一本卖座的书《丑陋的中国人》,知道吧?
龙应台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知道吧?
崔永元更直接,他做口述历史,直接说,“中国人就是这么肤浅”
请问他们又有经过理论调查么?
当然不可能所有中国人都像人民日报那样,我不就是一个特例。
“中国人”只是意指一种现象。你们非要拿什么理论调查,百分比说事,那是你们在钻牛角尖。
我表示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