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听到伤者说,“我们一个病房的,明明和我的伤是一样,为什么他能评上,我却评不上,你们真的是公平公正的吗?”面对他们的怀疑和愤愤不平,我们也只能好声好气,用十二分的耐心为他们解释。毕竟术业有专攻,不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其实,伤残等级鉴定是有参考标准的,它是以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及功能障碍程度为基础,不以伤者所述的“疼痛”、“走不了路”、“下不了床”而变化。我们目前常用的标准包括《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以下简称人损)、《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以下简称保险)、《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以下简称工伤)等。具体使用哪种鉴定标准需要视受伤的原因以及鉴定用途而定。
不同的鉴定标准会导致鉴定结果不同。比如在交通事故中,如果需要根据伤残情况理赔,基本都会使用《人损》标准。它完全替代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但又不仅限于交通事故。若是意外事故受伤,则一般会根据保险合同中规定的意外事故伤使用《保险》标准。如果是工伤的话,则根据《工伤》标准。举个例子,同样是肋骨骨折,如果是工伤十级,只要有骨折就行;《保险》标准则需要至少四根肋骨骨折;而《人损》标准则需要六根以上肋骨骨折才能评十级。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鉴定结果不同:重新鉴定。当对方不认可你的鉴定报告时,他们有权利提出重新鉴定。重新鉴定的前提是必须使用同一种鉴定标准,且必须在初次鉴定以外同级或更高水平的鉴定机构。并非所有重新鉴定的结果都会和初次鉴定不一样,只有涉及关节活动度时才可能出现上述情况。
比如说,有个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导致其小腿骨骨折,骨折部位恰好在踝关节,初次鉴定以《人损》“踝关节功能丧失50%以上”评为十级伤残;到重新鉴定的时候,他的踝关节功能又恢复了一些,功能丧失达不到50%,这就达不到十级伤残的规定了。
总的来说原因有两点:不同的鉴定标准以及涉及关节活动度的重新鉴定。所以,如果我们生活中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妨先看看是否是因为上述原因;如果都不是,也可以咨询相关鉴定人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