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中有许多悲惨的,催人泪下的情节。
譬如芸的去世,逢森的离世。
我忽然也想起来朋友和我说:“好人不长命。”
的确如此,真的是不忍卒读,读来痛彻心扉,就好像一个至情之人将她的过去缓缓地轻轻地道来。
我知道,嘉庆年间是清王朝国力日衰的时代,社会矛盾丛生,腐败盛行,民生疾苦。
沈复没有考取功名,注定了他清贫的命运。
他漂泊他乡,无依无靠,好在时常有朋友接济他。
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甚至在寒冷的冬日,他也没有钱置换冬装。
沈复在原文中写到:“看了青君的信,我如五雷轰顶,原来就在今年四月,我的儿子逢森夭亡,这孩子只有十八岁啊!
我和芸只有逢森这一个儿子,竟然也天不假年,女儿青君已作人妇,我死之后,年年岁岁,还有谁来祭奠我们?传我们的血脉呢?我想来就心痛不已。”
林语堂说:“我真诚地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的至美。”
的确如此,我亦承认林语堂先生说的是对的。
但也只是美好的幻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更多时候,我们都无法逃避一个事实。
那就是,生活的真相从来都是残酷的,当它被真正展露在人们面前时,我们都会被它深深打动。
曹雪芹亦是在家道中落后才写出了《红楼梦》前八十章。
迫于各种条件,后四十回,只能由高鹗代笔了。
或许这并不是作家的宿命,只在于他们选择了什么,做了什么。
人世间并没有命运一说,只有人的选择,必然与偶然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