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廊逸客习惯了文字的畅怀,隔一阵子不写点啥,就有一种莫名的不舒服,这种不舒服虽说不疼不痒,但那种不自在的感觉让人心头不爽。那就索性写写,随心而吐。
既然喜欢文字,那就离不开书籍,阅读和写作我总感觉如一母同胞的姊妹,是密不可分的。那么今天就谈谈读书的事,我们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大俗”,这是人的物质需求,“琴棋书画诗酒花”,“七大雅”,这是人的精神需求。古往今来,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须,通过阅读使人达到一种修养的高度和格局的提升。
关于读书的妙处,曾经有不少名家,都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林清玄有一篇文章:“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而三毛则认为,“读书,终究是为了取悦自己。”读书,是一种必要的人生修行方式。它让你无须身处险境,便能窥探人心复杂;它使你无须踏遍山川,就能看见世间百态。因此,读书人,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会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读书,哪怕读一段文字,并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因为,它给不了你物质,满足不了你对钱财等层面的向往。但是,就如赫尔曼·黑塞所说的,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可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尤其是,读书久了,一诗一句,就像一日三餐一样,能够和你的身体相融,读书的痕迹,会潜藏在你的心里,表现在你的气质和谈吐里,尤其是,能让你懂得如何生活,让你优雅、从容、快乐过一生。
关于读书,杨绛是这样比喻的: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
读书影响潜在,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与人共事等各个方面。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是指人的情商积累和阅读有关。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文廊逸客认为,读书,不失为人生功成名就的重要途径。然而,阅读的结果,却不尽相同。因为,一个人究竟想通过阅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完全不同,决定着一个人怎么样度过一生。
读书,或许,分为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谋生,另一种则是为了谋心。谋生的读书,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为的是找一个好工作,这不是真正的读书;而谋心的读书,则是为了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因为,这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一点被迫的因素。
“当你爱上读书,世界就爱上了你”!因为,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阅读越是多,内心越是沉稳。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气质是岁月长期沉淀的产物,是漫长时光所赠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即使读书不会给你带来直接的财富,但是却可以使你的内心富足。当你爱上读书,你便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偷偷爱着你。因为你总会在书中的世界里,遇见最美的风景。
更何况,人与人在笔墨里的相遇,由于情投意合,三观一致,或许,会成为朋友,知己,甚至于爱人,就会觉得:品的是心韵,醉的是文字,一方暖阳给予的是温暖,一叠文字带来的是祝福,在文字里起舞,弹奏十指间的如歌岁月,一曲悠扬的旋律,一笺清婉的诗行,缱绻一地轻歌曼舞的凝望,文字情缘,灵魂深处幽香露,默默地蘸笔,沁润着友谊的地久天长!
白天要好好读书,书里有你不知道的。夜晚要好好睡觉,梦里有你想要的。
最扎心的一句还要送给某些人:读万卷书,却没有常识,不如不读;行万里路,却未开眼界,走也白走……


文廊逸客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河北省发改委培训中心顾问
河北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副会长
退役军人,自幼喜欢写作,爱好收藏书画艺术品,并对散文及诗词颇有兴趣。诸多作品在电台、报刊等众多媒体平台发表。尤其在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具有独特视角和创新成果,诸多管理理念在许多大型企业推广,曾受邀进驻众多大型企业进行管理指导。为企业把脉治病,解决生产、管理、经营难题,让众多企业走出困境,步入辉煌。
长久以来,大力倡导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积极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慈善活动,回报社会,关注民生。当选河北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副会长以来。更是以身作则,把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尤其在企业责任质量品牌和城市诚信建设上起到了示范引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