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华杉的10条读书方法论(4.3)

华杉的10条读书方法论(4.3)

作者: 胡同学的读书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4-02 06:34 被阅读0次

    1、读书首先要立志,志有定向,才有明确边界范围。

    我们从小上小学老师就说,你要有远大志向,要有一个志向才有学习的范围。我们在小学的时候课堂挂一个标语“学海无涯苦作舟”,大家都有印象,要苦苦地学习,其实这句话是一个误会。这句话的原话是庄子说的,现在说名言都只说上半句,我们看了下半句才知道意思是反的。比如说,以德报怨,说他是坏的,我要拿德报他,但是下面还有句何以报德。所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我们前段时间东莞的扫黄,官方说要拿出扫毒的力度来扫黄,我就想那如何扫毒呢?黄跟毒不差一千倍,也差一百倍,这都是随口就说的话。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原文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这句话是说知识是无边无际的,而人生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来追求无限的知识,那不就挂掉了吗?所以读书首先就有一个范围,你很明确你要读哪些方面的书。所以在《大学》里面讲,“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有所得。“知止”就是知道停止,我们的毛病就是不知止。停止什么呢?止于至善是知止。张居正解释就像回到了家一样,就是你知道要去哪儿,你这个心里面就有定了。定是什么呢?志有定向,我要干什么,我志有定向。志有定向之后就能够静下来,能安心,安而后能考虑,考虑后才能有所得。所以立志是读书的前提。

    我们往往在读书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毛病呢?现在一说互联网思维,大家心里的往往是一种知识落伍的恐慌,每个人心里都很恐慌。恐慌了之后就要学习,但是一学习又不知道学什么,你学的过来吗?你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可以说是浩如烟海。这时候读书就会显得读书很杂,听到一本什么书马上拿来读,报纸上说的书单一出来,第二天上网照单全收,但是自己没有一个阅读的计划。所以读书方法论第一就是立志,然后明确自己读的范围,这是第一个方法论。等我把整个方法论讲完,我会讲我的读书范围里面有哪些书,分别对我起到怎样的作用。

    2、读书要有日日不断之功,不要今天有时间多读,明天没时间不读,一定要每天读。

    这是曾国藩说的,也是我们学习很重要的一方面,曾国藩讲得很细,圣人把所有的情况都设想到了。他说你一定是要日日不断,不能说今天忙,把今天的活放到明天干,今天忙就不弄了,明天再弄。不能说今天时间多我多弄一点,把明天的也弄了,这样明天就可以歇了,这都不行。你也不要说我这回出门去五台山了,我要参加活动,这个事就可以放几天回来再继续,这也不行。你出去总得住酒店吧?把你的功课带着,总之你必须一天也不能断,这样才能够不急而速。

    写《基业常青》和《从优秀到卓越》那两本书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曾经提出过一个“20英里法则”。什么叫20英里法则呢?说是在美国西部大开发的时候,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有两种走法,第一种走法是天气好我就多走一点,刮风下雨我就找个地方躲起来我就不走。第二种走法是不管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反正我每天要求不多,每天把20英里完成。第一种走法可能永远到不了,走一半可能就放弃了,另一种每天走20英里是最快能够到达彼岸的。所以一定要讲究日日不断之功,曾国藩说,我们每个人治学,就只选一样,但一定是每天都不能断的。

    昨天我们有没有听到下午的师父说,你要拜佛很简单,你就每天早上起来,每天晚上睡之前,你念两分钟阿弥陀佛,念一分钟就念一分钟,不能念一分钟,念十遍也行,但是一定要日日不断。所以曾国藩也讲这个道理,他每天至少读三十页,今天忙我读不了三十页,我读十页也行,只要是日日不断地,你就进行得很快。这是第二个方法论,就是日日不断之功。

    3、一本未完不读下一本,不允许任何一本半途而废,只是“翻过”。

    我们很多人都是读很多书,买更多书,但是买的书大部分没读过,有的可能一本都没读完过。至少是大部分没读完过。这又是一个读书之病,有时候我们经常在微信上微博上看到有人晒书,一堆20本,这星期读这些,过了一个星期又读这些,读完了吗?天知道读完了没有。把读书变成了作秀。所以一本未完不动下一本,这点非常重要,你就保证每本都读完。我基本上是每本都读完,这个是有点像强迫症一样。我一本书翻开之后不读完我都心里难受。可能是人的性格不一样,有的人很难读,有的人一开始没结束总觉得自己很难受。我没有说绝对的一本未完不动下一本,我一般同时有那么两三本展开着在读。我早上读“中”,晚上读“西”,中间读流行。一个是中国经典,一个是西方经典,再就是流行的,比如说《大数据》你得读。

    有人说我也读书,但是我读了都不记得,你怎么读了你都记得呢?为什么读了不记得?第一是因为没读完,说是读了翻了几下,没翻完你怎么记得?第二,不记得是因为你只读了一遍,你读了一遍你回头就忘了。所以真正有用的书你至少要读两遍。其实你读两遍你还是记不住的,你怎样能记住呢?我们讲的第一条,因为你立志、你聚焦,你读书有明确的范围,所以读了每一本都是相关的。这本书你没记住的,在下一本又出现了,再一本书又联系起来了。这些融会贯通了之后,你真正就把这些东西掌握了,还不一定非要记原文。

    有的人经常能大段背诵,一说名人名言就能背诵,反而这种能大段背诵的人他不一定是真晓得。所以曾经有人问过王阳明这个问题,说老师我读书确实不记得怎么办?老师说不是让你记得,是让你晓得。若要记得,便不晓得,若是晓得,不用记得。因为你记得那么准确的时候,除非是最经典的滚瓜烂熟的,其他你很刻意地去记就证明这个人记的时候有目的。我们看有人大段给我们引用背诵一段的时候,其实就是怀着表演的目的在记,并不一定掌握这个书的思想。他学习是为了跟大家讲,去高谈阔论背给别人听,这就成了徒事讲说的表演,变成一种虚荣,不是真正为了自己学习。这是我讲的第三方面。

    4、读书要读作者的思想,读透他思想,最好读完他的全集。

    我个人的习惯,读书往往是读作者。其实你看到一本书,你觉得很有教益,这是作者的思想。因为人家写一本书是把他必生所学思想的精华,不知道下多大的功夫写出这么薄薄一本来。当这个时候我就习惯去把他的书全部找来看,读全集。经常有很多某某全集,为什么出全集呢?因为就有市场的需求,有愿意读全集的。我很看重曾国藩,或者王阳明,这两个人的全集我就一定要读。

    5、读书不可有胜心,老去找那作者还不如我的地方,去纠他的错。

    其实我们在读书学习的时候很多人他不是为了自己学到什么,他老去想纠别人的错误。大家有没有体会?像我们听老师上课,出来同学交流,说我觉得老师今天讲的地方也不对,是不是有很多同学一出教室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好,你听老师一堂课你没有学到什么,纠了人家一堆错有什么意义呢?跟同学辩论的时候,不是大家一起把问题搞清楚,辩论也是要胜过你。我们平时开会都是,你一开始辩论这个会就没结果了,因为大家都慢慢为自己的立场和面子而战,而不是为了把这个事搞明白,把工作搞好而辩论。包括上课提老师问题,你课堂上提问题你会发现不是真有问题要问,他也是为了去表达自己,去表现自己。一旦有了胜心,读书就很难吸收了。

    包括在读古人书的时候,有些人还想胜过古人。我们经常看一些老师写论语等等,都指出古人很多的错误出来,他在写这个书的时候就怀有胜过古人的心,我读古书多,我看到这种情况特别普遍。比如说《孙子兵法》,有《十一家注孙子兵法》,第一个写《孙子兵法》注本的是曹操,后面还有其他的人。到了唐朝有个人叫杜牧,杜牧大家都知道是个诗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好多诗大家都很熟悉,中唐时期比较乱,军事比较多,他也喜欢谈兵,他很认真注了《孙子兵法》,他注的是最丰富,贡献最大的。但他有个毛病,一上来就说“曹说非也”,意思是曹操说的不对,应该是怎样怎样,乱说一通。那肯定是人家曹操对了,他是写诗的,曹操才是打仗的。他注《孙子兵法》的时候都是怀着要战胜曹操的心,前面写了一大堆“曹说非也”。后面注的人就开始骂他,“杜说非也,曹说是。”杜牧说得不对,曹操说得对。后来你看这个书很有意思,就看到十一个人在那里吵架,但实际上吵不起来,被骂的人永远都死掉了,也没有办法从坟墓里起来骂。

    更有甚者,有人看注解发现原文和理解也不一致的时候他就说这个书印错了。非常普遍,可能说80%的人都这样。我看《大学》、《中庸》的时候找一个现代的注本,山东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学院的教授,是专门研究四书的教授,专门写的现代的注本。我一读他的注本,他把朱熹骂的狗血淋头,写不两句就说朱熹写的没有道理,或者说“朱说非也”,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朱熹的注解都被他批驳了。《四书》就是人家朱熹编的,是朱熹编了这四本因此叫了《四书》,结果他说朱熹四分之一都错了,那就没有学《四书》的必要了,学别的吧,何必学朱熹选的教材呢?弄了半天还都是错的,所以这里面就是一种胜心。有时候就像有人去听讲座,听完就说今天大师讲的也不行。其实这就是一种胜心,一说别人不行就感觉我胜过他了,这是很大的一个毛病。这是第五方面。

    6、读书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中庸里面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山大学还把它作为校训,我说的“博学”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学海无涯志为帆。船帆是你自己立的志,这样划定一个读书范围。“审问”就是你一定要把它问明白,问就是争论,而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慎思”就是要仔细地思考。“明辨”是辨析,不是辩论,一起辨析清楚不,是辩论一个输赢。最后,“笃行”是你一定要把它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面,一定要放在事上琢磨。

    7、读书要放在具体的事情上进行琢磨,读书时读自己,不是读别人,书是镜子,是尺子,是为了照自己,量自己,不是为了照别人,量别人。

    我们说读书是读自己,不是读别人。我在发读书笔记的时候经常有一些粉丝会感觉到很有共鸣,然后转发一堆评论,说华老师说的真对!我一看就知道他是在读别人,不是在读自己。什么意思呢?比如他说现在这个社会风气不行,老人倒了都没人扶,这个大家都有共鸣,这个时候就是在读别人。读到了社会不行,读到了现在的人不行,没有读自己。读自己的时候就想你自己扶不扶?很多人你问他扶不扶的时候,他马上就说,万一是讹我的怎么办?道理马上就转过来了。所以,都是把道理用在了别人身上,没有把它用在自己身上。这样去读书读下来还是没有收获,没有进步。所以读书是读自己,不是读别人,一定是关照自己,去看、去修正自己,而不是拿把尺子量别人。我们都拿镜子照社会,拿尺子量别人,表面上看跟书很有共鸣,实际上都没学到。因为尺子都量别人了,都帮别人读,不是帮自己读了。

    8、读书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气质,不光是为了知识,更是为了修养。

    我们在读书上面看到的都是学习知识,从小教室上面挂着“知识就是力量”。现在我们知道知识就是生产力,而且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缺知识,不停地要吸取新的知识。但是往往我们都忽略了自己最缺乏的,特别是现在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最缺乏的是修养。你看到互联网英雄在媒体上打赌,赌你做得大还是我做得大,斗嘴出风头,其实是一种缺修养的表现。我们今天在座有90后、80后,大部分还是70后,甚至还有60后,我们都是文革后的一代,为什么老说我们中国人出国门是丢中国人的脸?其实都是缺修养。我们这代人比较粗痞,比较粗鲁,你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粗鲁。

    昨天有人说,去西藏一看根本不是回事,藏族人非常和平非常友好,觉得自己之前想的不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就是你在别人面前才认识到自己的粗鲁,即便好点的也有点粗糙,反正就是没有细致的。看到别人温和的文明的细致的人,才看到我们的粗鲁。我们现在在座的都是领导者,我们说成功是成就自己,成就自己内部,我们大部分人都走完了这一步,而领导者,则是要成就他人。我们实际上要成就很多人跟着我们干,很多人在我们平台上面干,要帮助很多后进的人,他们比我们更有知识,至少是有我们没有的知识,然后你还能够让他们都发挥出来。这个时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自己的修养。所以说这个是张载说的,读书的大义在于改变自己的气质。张载是宋代人,他说的最有名的一句话我一说出来大家都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张载说出来的这么宏大气势的话。他说用读书改变你的气质才是你最大的益处。

    曾国藩在他的家书里面给他弟弟的信里面说,唯有读书能改变气质,而且看面相的大师还说,读书能改变你的骨相。你是帝王将相、富贵之相,读书能改变骨相。你的修养到了以后,你的诚意到了之后叫什么呢?面有德容。曾国藩说面质润泽。我们看到和尚的面相就不一样,那就是面有德容,气质自然散发出来,就能够感化人,就能够带动人,就能够影响人。所以叫做“大而化之”。我们现在把这个词都理解错了,好像是大大咧咧的。“大而化之”是因为德行之大能够感化别人,甚至感化天地,天人合一都要被它而化之。

    所以第八说在读书的时候,不是光为了知识而读书,而是为了修养而读书。这就是在四书《大学》里面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的修养到了,你把自己家人搞好了,然后你再搞好你们的公司,搞好你们的国家,带动全天下。

    9、读书不要贪多

    我们讲这么多读书的方法和理念,能够达到那么宏大的效果。我们怎么样能够做到呢?所以我说有一点算一点,不要求全。你就从那一点点开始去做,其实我们读不了书往往都是我们贪多。你拿一本书一篇一篇看,能怎么着?你说今天我还有好多书没看,我得赶紧看了。所谓的赶紧看就是没看,就是自欺欺人,翻翻就放一边了。这是读速度,你贪多最后就变得一本都没有读。本身没贪多,我一年读一本也行,但是我真正把这本吃进去了,那我反而能够取得进步。

    10、读书不要急躁、不要贪快。

    有时候一本未完不动下一本,而且读的时候翻着翻着就走神了,走神的过程还在翻,我就很注意这点。我走神我就翻回来,从我走神的地方再重新读过来,这样我能够保证我一本书不读则已,我读到就学到里面的东西。

    这些就是我刚才讲的十条读书方法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杉的10条读书方法论(4.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qw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