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虽然冬至全国人民都很重视,但是南北方过此节日的方式还是有区别的。
南方冬至,这在民间也有很多传说故事,最广泛流传的是在台湾,福建闽南等南方的一个故事。讲冬至节时门扉上的糯米圆:很久很久以前,两个穷苦人讨饭来到闽南小镇,女儿要留在这里做奴婢。离别之际,父女俩讨来糯米圆,父亲对女儿说:“今日离别,就像糯米圆分成两半,咱们就每人一半把它吃下吧。待日后团圆时,再吃圆子。”父亲走了,这夭正是冬至。女儿盼望等着父亲,又到冬至,她对家主说:“大家都吃圆子,门神也该敬敬。”说着,就搓了两个又大又圆的糯米圆,粘在大门上。她想,父亲不会忘记离别时的相约,若是看到门上的圆子,会来接她的。
花开花落,女儿每到冬至都要在大门上粘两枚糯米圆。周围的人们说,糯米圆象征着团圆和吉利,也学着装点自家的门。由近及远,传为闽南、潮汕和台湾的冬至吃汤圆风俗。
而在广州,吃的是圆仔,还有“围坐打边炉过冬至”的民俗,表示团团圆圆,暖暖和和过好这个冬。而这个季节,很多广东人都会做辣味,趁着北风晾干家里的腊肉,腊鱼。而现在的广东人,更多的会出去外面的酒楼吃。
北方冬至,每年这时候都会吃饺子,北方天寒地冻,传说不会冻坏耳朵。有这样的一个故事,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的时候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天气是非常的寒冷,再回乡的途中遇到不少衣衫褴褛的百姓,耳朵都被冻烂了,心声怜悯,于是就让弟子找一个地方扎起了大棚,用一些可以驱寒的药材和食物用面粉和成面团包成了像耳朵一样的形状,最后煮熟分给了百姓吃。大部分百姓因为吃了这个驱寒的饺子形状的面食耳朵都好了,于是后来就把这个习惯和对张仲景的感恩每年冬至都会包一些这种面食来吃。所以说后来就有了冬至吃水饺不冻耳朵这个说法。
而今天我们家,早上把饺子,圆仔,汤圆全给做一遍,小孩更喜欢五颜六色的汤圆,老人择是吃圆仔(咸的)。结束早餐后,开始为今天一大家人聚会而采购食材,顺便买了束鲜花增添节日的氛围。晚上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团圆圆的饭,期望来年会更好。我想,从古至今,节日都是给家人一个聚在一起的机会,唠唠家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