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的不到场视频刷屏了。我刻意没有看任何评论文章,说说自己的断章取义,只为忠实记录自己的想法、也测试下是否大家会被标题党“操纵”。据我的观察,微信团队普遍低调,很少我这种出来瞎哔哔的,先说明我的水平是团队水平的底限、我在里面只学了个皮毛、不代表微信大多数人的水平。
3个多月前,张小龙确实还是我的老板,虽然他和我之间还隔着很多老板、我只能远远在年会上能看一眼、他根本不知道我是谁。去年公开课的晚宴上,全程无尿点听完老板的4个小时加餐,觉得值。今年没门票,看到老板没有去,瞬间觉得没有了年终奖的心塞好了一点点哈哈哈。
关于开会
张小龙说:参加各种会议可能是很浪费时间的。
不管他是真的这么觉得还是有高尔夫之约,据我的经验,我确实参加过很多无意义的会议。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
-打开自己的outlook日历发现一天都被会议填满、而还有一份明天会议汇报的材料没有写
-开了一天的会,虽然不用自己说、也可能自己就是换个地方办公,也觉得脑子缺氧特别累
-莫名其妙被拖进一个自己不知道是什么背景的会议,进去之后也一直站着,会议的主角就2个人、压根不用自己参与和决策
-同主题的会议反复开了很多次没有结论,会议跟进事项没人跟、信息传递-信息接收-付出行动总是存在很多误解和断层
-还有的会议早就决定好了的事还要装成是大家讨论的结果,形式主义的mz不如简简单单的zz
.....
原来当产品策划的时候天然带项目管理的属性,要召集前后端开发、测试、视觉交互设计开周会,我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有多好,但是以下几点可以参考
-会议前说明会议大纲和开会事项,设定闹钟和邮件提醒、基于参与参与激励和迟到惩罚
-会议前增加大家的参与感、比如设定疑问和需求疑问点整理众筹打卡等
-只拉核心决策人入会,8-10人的会是效果最好的,决定之后再把决定范围扩大到执行层即可,参考乌合之众和集体决策可能拉低决策质量原理
-会议中一定要有一个主持人或者决策者,引导大家在有共识的基础上只补充增量信息,废话少一点
-会议后及时做会议纪要整理和跟进事项派单(我觉得做会议纪要是每个参会人都需要做的、是提升工作效率最便捷的方式)
一句话,会议的功夫都在会议前,如果你能像张老板一样一个视频激起千层浪,效果自然达到。
第一份工作在美国,每个会议室都贴了醒目的高效会议指南,我还记得第一条就是没啥大事别开太长的会,强烈建议每个会议室都这句话。
别会没少开,问题没解决。
当然了,无可避免你要参加这些无聊的会议,坐在那里不能乱动,那么我建议你带上电脑和手机。
关于信息互联的影响
1
隐私的出让
张小龙说:精准广告和用户隐私是天然有冲突的,呼吁平台对信息使用权的思考。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隐私是什么?
我觉得是对不可信任的人设立的围墙。常言道,两个女生建立信任的最快方式就是说出一个秘密。我们可以在信任的人面前毫无秘密。
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比隐私更重要的是什么?
比如生命、国家、自尊、克几?....
我不觉得所有隐私都需要被保护,如果心理医生能早点通报杀害章莹颖的凶手、如果隐私涉及到家国仇恨....如果你现在搜索自杀消息,很多平台已经出现了自杀保护者热线了。是否需要更进一步的协助?这都是个问题。
对什么算隐私、什么隐私保护、怎么样保护、保护到什么程度都是平台需要面对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两年李彦宏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更开放、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来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当然会被喷,大家一看肯定会说:又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觉得,他说的就是大实话,把他们换成我们可能喷子会少一点。
为什么我时间段记得那么清楚,因为那个时候小扎深陷用户隐私泄露丑闻,有了后来的GDPR,这个GDPR影响到了当时我参与的海外广告项目,意味着旅行到欧盟的用户定向、和欧盟常驻用户定向要避避风头不能用了、广告不能投放了。
来聊聊互联网是如何获取用户标签的吧?
有用户主动上报填写的,但也会算法校正,比如你填你100岁,平台看你社交关系链的年龄都是18岁,你的标签大概率会被改过来。还有你浏览的信息内容,比如你和你的关系链订阅的信息来源、听的音乐、甚至发布、你的地理位置、你连的wifi、你发布的内容图片元素,都有可能成为打标签的数据来源...
听过一个段子,如果你的照片有蓝天白云衣服黑白元素,有可能你会被打上新婚的标签,然后一路被推送婚礼相关、母婴、育儿...广告
但我觉得精准广告是一种非常符合逻辑的商业形式,不应该被喊打。
-从广告主的角度精准定向一元钱投出10元钱的效果,当然乐意了。
-从消费者的角度,其实也不全都是坏处。你试试把谷歌、苹果和国内各种平台的隐私设定打开,你还是会被推送广告,只不过推送的广告你一点都没有兴趣。
好的广告,是一种信息,也是一种创意的洗礼。但是不得不说,很多平台不管线上线下都滥用了用户的信息,比如
-现在的智能语音设备是否在收集用户的隐私对话和指令?不是没有过这样的诉讼
-你的输入法在带给你便捷的同时是不是让你有很多尴尬时刻?
-随着商业整合并购行为,对你的影响是“咦 我怎么刚看了xxx 到这个app上就给我推送了XX”
-重定向技术的发达,让本来你加入购物车的物品在一次次的浏览行为中被反复提醒?
“我怎么刚刚和同事讨论中午吃什么,打开某平台就看到了这个吃的?某平台悄悄打开了我的麦克风权限!?”
请教过专业人员后,这应该是个段子,至少在ios平台上是。但是背后是隐私对于用户的重要性。
其实,大部分人作为一个社会人、面对发达的社工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无可避免的没有隐私了。个人的力量微薄,最多装装腾讯手机管家和杀毒软件、不贪小便宜、不做亏心事,更多寄予希望的,是信任的平台对得起这份信任,提供便捷的时候不要作恶。否则损失的不仅是用户,还有企业的公信力。
那么为人要尊重这份信任、为公司更是,如果你坚持长期主义的话。
2
信息获取的被动
张小龙说:推送改变世界,因为用户更懒了,被动获取优先级高于主动,微信也算是推送,平台需要对信息推荐做思考。
这个我在上篇文章讲过我的应对方法
1.每个季度确定主题关键词,与自己的人生目标、事业、兴趣有关
2.断舍离,获取优质且少的信息源
3.输入-吸收-输出才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输入系统
3
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
张小龙说,邓巴数的150个好友定律可能被打破,因为技术提高了对好友的维系能力,有100万人接近了5000个好友,所以微信扩大了好友基数,但是还在谨慎求证。
这点我部分同意:作为个人很难“摆脱”邓巴数定律,作为企业常常需要打破邓巴数定律。
作为个人很难“摆脱”邓巴数定律
这个定律没有被打破,基础是人类大脑皮层的认知记忆和保持关系投入的时间,我不觉得人脑相对邓巴数的念对有这么大的提升。
- 150人是由:5个亲密好友、15个好朋友(包括5)、50个朋友(包括5和15)、150个熟人(包含全部分类)组成的,我们把60%的时间花在50个朋友的核心群体上,剩下100人占据40%
- 翻翻微信好友通讯录,能有150个熟人其实很算很多了,更别提能深夜聊人生的好友哈哈哈。
但是作为企业需要打破邓巴数定律
-100万人,统计口径应该是账号数不是自然人(1个自然人可以有多个账号)更别提这个自然人后面对应的公司意义上的法人主体了,100万占比微信活跃账号数的千分之一。
-实际是上,我觉得虽然做了超过5000人不让看朋友圈的限制,这个行为依然是对B端有用,对C端没有太多用,我的朋友圈里对扫码进去突破200人限制和超过5000人限制欢呼雀跃和讨论的,大部分都是生产者(包括微商)而非消费者。
-我并不是看不起微商,我甚至觉得我也算是个微商,作为微商为什么说我觉得没太多用呢?养小号人数多了之后被封了造成客户损失还不如多养几个号,反正群控软件群发消息和有多少个个人号没太多关系。朋友圈1vn的沟通方式不如私聊页面1v1的沟通方式转化率高。
-不过,我始终觉得这种企业或者小B玩私域流量的方式不是“正道”,消费者也会疲倦。作为企业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根据消费者的文化母体做营销沟通。
-作为公司领导高层,手下几百几千个人,那必须要打破邓巴数定律,我觉得张小龙老板是个打破定律的好案例。张小龙老板在我这个没见过几次面的员工心里都觉得佩服和尊敬。
4
关于信息传播的快速
张小龙说:人性可以被内容利用获得更大的传播机会,技术加剧传播速度。所以平要用更多的参与者和强大的机制,来帮助平台作出仲裁,例如投诉、正负反馈。
关于人性可以被内容利用的案例,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勾魂文案、NLP甚至PUA。
我想说的是技术本无好坏,只是工具。
所谓的标题党,比如本文,我觉得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脱口秀大会,相较冠军卡姆我更喜欢呼兰,卡姆大家的评价是演的很好,但是演这个形式就让观众当下很享受,选票会被影响,虽然听完不知道说了啥。当然了,这也是一种能力。
我的建议是,也不要排斥标题党和极端观点,多看看下面的评论区可能更精彩。
平常让自己多多接受各种正反信息、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多多从作者的角度看ta是如何挑拨起我的情绪的。我如果写作的话,如何为我所用,让标题吸引人、内容也吸引人。不要太清高和固执。
5
信息选择的困难
张小龙说:用户的选择空间有限,在看一看中做社交推荐扩大了选择范围和信息茧房。
我想挑战一下大家的认知
-社交关系链的推荐真的是好的内容吗?特别是在你有5000个好友之后?
-是不是有些好友的权重应该更高、有些好友的权重应该放低一点?
-信息茧房真的需要被突破吗?是算法造成的后果还是用户心甘心愿的被绑架 ?
-信息茧房是不是意味着用户保持对一个领域的长期持续关注,甚至是非常积极的使用信息在做行业深耕?
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
-具有批判、自主性的群体可以从容应对推送算法,甚至可以训练算法,让自己走向技术的反面,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但是另一部分群体,越来越被动、成为技术、算法和个人兴趣的奴隶。这部分人是心心甘情愿被绑架、没有思考没有行动。
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从消费者视角转化为生产者视角,主动权永远在你,虽然我们不能像专家学者一样看个标题就能发表长篇大论,但是我们可以稍微思考一下,看看数据的口径、交叉验证不同信息源、分析下叙事结构、区分下观点和事实...
6
信息多样性&信息多样性的延伸
张小龙说:在人人皆可创作的时代,小号要有生存空间。公众平台之前只有PC版本,从生产者角度对创作有所限制。表达是人天然的需求,之后会在短内容方面发力。
他可能漏了一个隐含假设,就是——因为创作者大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看到形成再创作的增强回路,所以平台要给小号生存空间。
作为小号博主,我觉得吧,我就是个小号,写了1年多100多篇文章也就3000个粉丝,但是我还在持续写的原因我觉得是:分享和影响力很重要,但影响多少人都没有改变多少自己重要。写公众号改变了我,让我不放过自己的焦虑,让我意识到行动起来,焦虑其实有解决方案、甚至可以用解决方案顺便帮助一些人。也就是说就算平台不给我空间,我也一样会去表达。
站在平台的角度,我觉得信息的多样性包含了多个方面,比如信息承载方式(文字/视频/图片/表情包)、信息生产的主体(大号、小号、企业号、个人号)、信息来源(一手信息/二手信息).....
-从承载方式来说,我觉得文字还是有视频不可取代的优势,比如文字最具有沉淀性和保质性、生产成本低....
-从信息生产主体来说,平台给小号空间是做好信息多样性最多算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吧,大家都知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背后是什么,每到重大节点各大内容平台不让改名称和头像也是有苦衷。
生物多样性重要,无机环境、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微生物(分解者)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信息多样性也是。
Key takeways
1
数据-信息-只是-洞察-智慧-影响力,发一段收藏的硅谷王川的话
1. 数据, 信息, 知识, 洞见, 智慧, 影响力是一层层堆积起来的。基础打好了,再做上面的事,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
2. 外在的影响力,是很容易看见的,也是大家都想获得的,但是没有底层的基础堆砌,真正做起来会发现很困难,不得其法,最后发现还是要被迫回到底层打基础。
3. 要小心一些走捷径的方法,看似取巧,但如果没有真正底层的 知识/洞见/智慧 来支撑,情况稍微一变,就不知道如何应付,马上现原形,所谓 “德不配位”。
4. 多重数据交叉验证,变成信息 ;多种信息综合,形成知识 ;知识再提炼,形成洞见;多种洞见再综合,变成智慧。不断循环往复。有了智慧,才更有可能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5. 遇到困难卡壳的时候,最快的方法是寻找洞见和智慧的所谓干货,但这往往只能治标。如果回到最底层,寻找新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虽然要花更长的时间,但往往能够发现新的洞见和智慧,能够真正治本。
2
平台应该做点事情,但是社会也应该做点事情,加强对个人的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从娃娃抓起。
自洽是个最近很常用的词,我觉得就是知行合一,如果你安于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就不要和自己拧巴,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但如果你想突破的话,就是要积极的去使用媒介,应对陌生领域,多多看看不同渠道的信息,让自己获取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应对认知不协调的紧张。比如得到、樊登读书会我觉得都是蛮好的工具,不知道为啥被那么多人喷。最怕的是自己和自己拧巴过不去。
也许,当你有了:一切新闻都是套路、一切技术都是工具这个前提假设的时候可能信息社会对你来说才是一个机会而不是负担。
最后,再次对蹭了前老板的热度表示抱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