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周三,有雨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a9d2c42e40a6adfc.jpg)
同学小花相邀,去她家惯蛋。她说,这阶段你在吴江,天气冷,不能在外玩,但总归要一起聚聚玩玩的,到我家惯蛋吧。~这是2天前约的,有同学说下雨天出门真不方便,还是改期吧。
亦另有同学约打牌,还是算了吧,就宅家看书,打乒乓。只是写文时想着打牌之事,就随便写写。
一直搞不明白,为啥叫“惯蛋”,问过,没答案。终于百度查询:惯蛋是从淮安地区开始流行的,20世纪80年代,“八十分”兴起后,在“跑得快”的基础上,加了“八十分”益智的技巧,形成了初期的“关栏”。因“关栏”与“掼蛋”在淮安方言中音相近,以至于以讹传讹,约定俗成,变成了“掼蛋”,流传至今。简单地说,“惯蛋”的原词是“关栏”,因发音相似,误成了“惯蛋”。
学掼蛋应该是好几年前了,陪闺蜜领导吃饭时,无意中就学会了。因为有“争上游”和“八十分”的基础,惯蛋的规则懂了,便能上手。
说起打牌,又想到父亲。儿时的春节,没有更多的活动,天寒地冻,一家四口拥在家里,父亲教会了我们打“争上游”,之后,又学会了:21点,接龙,十三道(又称罗松)等基本的扑克牌玩法,假期中,父亲还教我和妹妹学了五子棋和军旗,也是玩的不亦乐乎。
儿时,“争上游”是玩的最多的,后来,还加了“浇头”,用糖果或硬币来衡量输赢,如此,我和妹妹打牌就更上心也更专注了。
工作后,单位同事间玩起了“四十分”和“八十分”,偶尔也会参与期间。之后,又发展到三副牌的“一百二十分”、后又发展为5人打得“找朋友”,再后来流行打“包分”,一打三,也学会了,但不太感兴趣,“包分”竞争性更强,感觉太费脑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310ba8fc947e1f86.jpg)
春节的一波鲜花时间很长,康乃馨还坚挺着。昨天团购了郁金香,收到后,不是太满意,花苞太小,有些柔弱。醒花,修剪,插入花瓶,拍照,终于有感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