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现在还在摸索中,依旧没有尽头,我想我会用接下来的时间来继续探索~
跟大家说声昨天没有日更很抱歉,今天聊聊我所理解的主动思考。

在路上我收听了樊登老师所讲的《终身成长》这本书,里面的固定型思维跟我自己自身的状态很接近,所以说很惭愧。
书中讲到了两种思维模式,分别是成长性思维模式和固定性思维模式,特别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是我的感触颇多,和自身的经历有关。
那么在说到固定型思维模式之前,先说一下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人,他们往往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能够悉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启发自己的思考,认为人这一生都是在进步的,是一个不断精进学习成长的过程。
他们往往比较随和,遇到事情也能够泰然自若,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于向别人证明自己有多厉害,而在于,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成长了多少,进步了多少。
那么在固定型思维下的人是怎么样的呢?他们的性格有两个相反的特征,就是说他们往往会陷入两个不同的怪圈之中,原因在于他们不能够对自己做出恰当的评价,要么自视过高、要么卑微到尘土里。
太过于主观,所以往往想要去证明自己,认为天赋是排在第1位的。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他们承认天才的存在。他们觉得做的比别人出色,目的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羡慕和夸奖。

我大学刚开始的时候特别张扬,觉得自己高考的超常发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的能力,那时候的我,渴望获得别人的夸奖和肯定。
可由于大学之前没有深入学习的习惯,导致我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看到周围的朋友如此的努力却如此低调,开始反思,自己追求的是学习的实质还是结果?
主动思考的道路非常困难,在入学几周后的考试,我的成绩是在及格线之间徘徊。
是时候改变了,在从不会学习到开始进入学习状态,所要转变的,是之前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也渐渐发现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太多,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调节情绪的方式,都需要提高。
那时候参加过不少的活动,演讲、主持、唱歌,这些刚开始都纷纷落马。我看到很多优秀的强人,渐渐明白,原来世界那么大,总会有人高水平却虚怀若谷的存在,原来自己和高手的差距,可不只是一星半点。

所以我想慢慢进步,终身成长,主动思考,在年老时,坐在窗前,望向远方时,也能没有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