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不优秀,可能你没有做好这几件事

孩子不优秀,可能你没有做好这几件事

作者: 安瑶小园 | 来源:发表于2022-07-20 17:23 被阅读0次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活泼爱动,语言表达流畅生动。有的孩子不爱说话,沉默寡言,说话无趣。

我们在羡慕别人的孩子优秀时,有没有想过,可能是自己做得不够,甚至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早早把孩子送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大。

而我们轻松自由的做着我们的事,对孩子,我们只是偶尔问津,关心的大多是他们的温饱,我们觉得孩子尚小,只要快乐成长就好。

殊不知,有先见的父母已经在做着一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事。

《儿童自然法则》一书中提到:当你了解了儿童的成长规律,心智发展规律,并用心去利用规律办事,那么你就能助力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

   

        01  利用好孩子的语言发展期

很多人可能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西班牙男孩,三岁时母亲去世,接着父亲与一个女人同居抛弃了他。他被一个老人带去代替牧羊犬放羊,八岁时老人去世,他一个人孤独的与羊群生活。

据说后来他被狼群叼走,但没有伤害他,最后与狼群一起生活。

12年后,被西班牙人发现,带回人类社会,可是,他只能用动物的嘀咕声代替语言了,也不能再适应人类生活。

可见,环境能塑造和改变一个人的人性特点。环境的熏陶感染很重要。

有调查研究发现,孤儿院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沉默寡言,语言表达能力更差。

事实上,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孩子错过了最好的语言发育期,也影响了他们的心智发展水平。

《儿童自然法则》说写到:人类出生时大脑组织并非一片空白。出生时的婴儿大脑已经具有成年人神经回路的粗略架构。人类一出生就具有潜能。

比如语言。人生来就具有语言的潜能,具备预置的构件来组织和表达语言。但若环境不允许,人类可能根本无法掌握语言。想要让先天语言得到发展,必须得到环境的支持,要充分抓住孩子的语言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很早就开始了 甚至在襁褓之中,一岁时达到语言可塑性的峰值,虽然孩子仍无法开口说话,但大脑已经存储了语言规律和语音语调。

这个时候的父母应该温和跟孩子讲话,对他所取得的成绩也要适时点评。父母的肯定和评论,将让婴儿激动,进而激发他的潜能。所以这时的父母务必温和,耐心,多关注和点评婴儿的表现。

同样,这阶段孩子的感官敏感期也是高速发展的,父母不应该过多阻止孩子尝试各种东西,只要监督好他们的安全就可,尝试让他们的认知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研究者发现,三岁前孩子使用的86%——98%的词语来自父母的语言。三岁的口语水平可以窥见五岁的阅读水平和八岁的文章理解能力。

所以孩子的语言敏感期需要及时抓住,促进他们心智的成长。

《儿童自然法则》一书提到,其实方法很简单 ,多陪孩子说说话,多让他们触摸一些东西,见见世面,多一点耐心回应他们的需求就好。

另外以身作则,对自己严格要求,说话时尽量用严谨,丰富,有趣的语言。

        02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之前写周国平的作品《宝贝,宝贝》中分析到,周国平的女儿呦呦之所以如此优秀,就在于父母的用心陪伴。

周国平虽然是一个作家,生活很忙碌,但他懂得陪伴的重要性,在女儿成长中给予了很多陪伴。

他的妻子郭红虽然也很忙碌,但她会放下手中的工作,用心陪伴孩子。

即使周国平出国工作,妻子也会带着孩子一起前往,让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是一句特别有利的育儿经,相处经。

父母的用心陪伴能给孩子安全和温暖,能亲自感受孩子成长的点滴进步,能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牢固。

《儿童自然法则》中写到,如果有件事必须做,那就是用心的陪伴,孩子不需要一本正经的说教,陪伴和影响他就好了,润物无声比狂轰滥炸要强上数百倍。

但陪伴不是只需要人在着就好。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很多父母人在一旁做事,让孩子独自看电视。

书中提到,孩子有效地学习,了解身边的世界,需要我们的帮助。看电视,或者放任自由、豪无章法地瞎玩,孩子是学不到东西的。

如果父母只把孩子交给电视机,让孩子沉湎于屏幕,那孩子的注意力和创造力就会大大削弱。

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去大自然玩,与孩子一起游戏,偶尔陪孩子看看电视,适时引导,都是很关键的。

有效的陪伴对父母提出了耐心的挑战,但重要的阶段短暂,转瞬即逝,所以放下轻松,担起责任,如果可能,尽可能不要把他交给别人,自己用心陪伴其成长,你意想不到的温暖会很多。

      03    放手能让孩子的心智发展得更好

网络上大家会看到各种奇葩的现象:有人上大学了还不会洗衣服,被子。有的夫妻刚结婚不久就离婚了,到底谁洗碗成为了争吵的导火线,离婚的火药桶。

我们看到的人性的懒惰将他们的人生推向幸福的对立面,但深层次的原因更多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动手能力的缺失。

动手能力的缺失大多是溺爱,但恐怕跟父母不懂孩子成长的特点,不知道利用人性生长规律关系很大。

网上搜索,我们能看到各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必备的能力。但其实这种能力,三岁前就应该开始了。

《儿童自然法则》中写到:执行力同样也是智力构成的基础能力,缺乏这种能力,就无法正确完成任务。

执行力的构建开始于一岁期间,在三到五岁时给人的感觉最强烈。

三至五岁,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机。

你要做的是放手。帮助孩子从小动手,孩子的核心执行力将自然得到发展。执行力比智商更能预知孩子未来成功的可能,不论是职业发展还是社会成就。

我们必修重视执行力的培养,花更多时间培养孩子的执行力,而不是知识的一味灌输。

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秩序 ,让他能把东西井井有条的放回原处。

要教他持之以恒的做事,培养耐心。

《儿童自然法则》书中写到,研究发现:孩子如能有机会每天实践一些活动,就更有机会成长为独立自主、全面发展的人,不再依赖于环境和身边的大人。

著名学者马蒂.罗斯曼研究了84个孩子的生活方式,从三岁起一直追踪到十岁、十六岁和二十五岁。结果发现,相比不做家务或者青少年才开始做家务的孩子,三岁起就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长大后的协调性、责任心和独立性更强。而且,与家人朋友的关系更为和谐,成绩更好,经济更独立。

所以,当孩子表现出探索,动手的欲望,做家长的就要让他们去实践。

不要因为他们尚小,忽略了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到五岁的孩子本能地想参与家务劳动,就像蝴蝶寻找春天的花蜜一样,我们要做的是放开束缚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去感知生活的美好。

相关文章

  • 孩子不优秀,可能你没有做好这几件事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活泼爱动,语言表达流畅生动。有的孩子不爱说话,沉默寡言,说话无趣...

  • 你的孩子为什么不优秀?只因家长没有做好这一点|一问一答

    你那么尽力培养孩子,用心良苦,你的孩子为什么不优秀?可能只因家长没有做好这一点! 心理学上,行为主义流派认为,学习...

  • 你能做好几件事?

    有一件事情你能做好,那叫合格。 有十件事情你能做好,那叫优秀。 有五十件事情你能做好,那叫卓越。 有500件事情你...

  • 2021-02-13

    你需要做好99件事,才有可能得到60%的认可;但你只要一件事没有做好,前面的99件事,就会一笔勾销……

  • 为什么孩子发脾气??

    孩子爱发脾气,大喊大叫,可能是家长这几件事没做好: 1、家长控制情绪能力弱。家长遇到小事就吼叫,孩子学会了急躁,无...

  • 做好这几件事,冬天不生病

    冬季万物萧条,天气酷寒,喝好3样,吃好3样,做好3样,不求医,不看病,不吃药,防寒保暖,健康一整冬! 喝好三样,温...

  • 没有不优秀的孩子

    文:简 假期没有出门,在家老老实实看了热门电视剧《小舍得》,这部剧确实很精彩,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浮出的影子,太...

  • 关系

    高要求,你做的远远不足,认识与识别,女孩子的优秀,奥普泰优秀不代表优秀,你要做的源源不断,认真,做好每一个角色,左...

  • 不优秀不配活

    这几天我的头脑里一直有个声音“不优秀不配活”。 于是我尝试着和自己对话:“你对优秀的定义是什么呢?” “优秀可能意...

  • 上大学,这样做就够了!

    上大学,你其实只需要做好这几件事,基本就算大学没有白读,否则等你大学毕业,你回过头来看看你的大学生活,你可能会感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不优秀,可能你没有做好这几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ee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