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涉及的对应关系包括解释说明关系、相反相对关系、并举关系、递进关系。
一、解释说明关系
指上下文间相互补充、说明或限定。提示分句间存在解释说明关系的信息有以下六类:
1.含有指代义的词语:这、那、此、这些、这样
2.表同义互换的词语:也就是说、或者说、即、无异于
3.表归纳概括的词语:可见
4.表因果、假设、条件的词语:因此、如果......就......、只......才......
5.表举例论证的词语:也是如此、即是例证、譬如
6.表解释说明的标点符号:冒号、破折号
比如说一句话:“异地偷排污染物这种以邻为壑的环境违法行为,正呈现出多发趋势。”
由关键词“这种”可知,上下文中存在解释说明关系,“异地偷排污染物”是对“以邻为壑”的解释。
再比如
对于科学家来说,数学公式可以展现大自然的基本原理,或者将复杂的东西简洁的表达出来,这的确妙不可言。但对普通大众中的一些人而言,公式也可能是令人生畏、晦涩难懂的;然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正是公式的神秘使其变得迷人:即使不能理解公式的含义,我们也可以被它打动,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公式蕴含着一些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含义。
从历史的角度看,生态问题只有通过不断重建天人之间的统一才能够解决,仅仅赞美自然地原初形态,一味讴歌、缅怀天下人之间的原始统一,只能得到某种抽象、空泛的满足,而无法真正解决生态问题。生态的危机因人而起,也只有通过人自己的合理活动来克服。单纯地由于人的作用导致生态困境而拒斥人的活动,无异于因噎废食。
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现代社会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权力机制正用这种一棒子打死、破窗理论的滥用。近义词: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比喻事情还没发生就去筹备。
因循守旧与等因奉此为近义。
因循守旧:指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精神。 等因奉此: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也常用来讽刺只知道按章办事而不能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因小失大:为了小利益而失去大利益。
代入感是作品引发受众认同的机制,故事人物的某些方面召唤读者将自己替换为主人公,从而感同身受,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代入感是长篇网络小说不可或缺的属性,由于网络小说连载时间长,读者中途容易放弃。因此,作品绑定读者,将单纯浏览转变为情感认同便十分重要。
因此,为提示逻辑关系。
与生俱来:一生下来就是如此。
感同身受: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这种感受和思考十分重要,写作者不可能事事都经历体验,那么无法亲身经历的事件就要试图激发“感同身受”,即“我好像感受到了你的感受”)
身临其境:好像自己亲身临近某种境遇。
惺惺相惜:指两人在性格、志趣上相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