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沟通的方法》第13天
今天阅读的主要内容是怎样拒绝别人还不伤感情。
提起拒绝,我想到的词就是“纠结”、“不好意思”、“尴尬”。
有一件事现在我还记忆犹新,上中学时,一个同学叫我去城里跟她买衣服,我是真的不想去,但我怎么都说不出口,就陪她去了。
那个休息日大半天的时间,就陪她买衣服了。回到家后,我非常恼火,恼火自己怎么就不敢拒绝呢,好像还冲我妈发牢骚,我妈说:“你不想去就别去了,谁能把你咋了?看把你难受的。”
小的时候,就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真的浪费了很多时间。后来,随着被别人拒绝次数的增多,自己似乎也有了进步,敢于拒绝别人了。不过拒绝关系较近的人,还是会感到很不舒服。
阅读完今天的内容,或许我们应该明白我拒绝的是事情,而不是这个人本身。明白了这一点我想大家的感觉会好很多。
今天阅读的这一节学习目标是:拒绝该拒绝的事,团结该团结的人,在二者之间建立起清晰的边界意识。
作者脱不花给出了一个拒绝公式:拒绝=开门见山+移花接木
动作一:开门见山,两个做到
开门见山的拒绝,要做到“第一时间”和“第一人称”。
第一时间,对方的要求你做不到,就请第一时间让对方知道,不要让对方抱有希望,这样可以让对方提前想办法。
第一人称,就是不要为自己的拒绝乱找借口,把责任推给别人。说不行的同时,还要给对方一个理由,也就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比如:“最近真的是太忙了,没有时间。”
动作二:移花接木,给出替代方案。
遇到对你有过帮助的人时,第一个动作似乎太不讲人情了,那该怎么办呢?
第一还是要开门见山,表明立场。但是,要给出解决方案。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介绍可以帮忙的朋友。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向对方提条件,意思是说“如果能……的话,我可以同意。”
比如,有人让你帮忙看看他的论文,而你的还正在写,你可以说:“我的论文还没写完,等两周,我写完了,再集中精力给你好好看。”这样对方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抉择。
这样你不仅表示了拒绝,也展现了具有建设性的沟通态度。这样的拒绝自然也不会得罪对方。
重点总结:
拒绝其实是一个洗牌的过程,你要把发牌权拿到自己手里,在任何沟通场景中都把握主动权。
开门见山地表达拒绝,用“第一时间+第一人称”表明立场,给出理由,让对方下台阶。
重新发牌,很考验一个人的方案力。如果不能马上给出方案,可以用交换条件、推迟交付的小技巧。
让我们简单一些吧,无论拒绝还是被拒绝,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态,向大自然母亲学习,自然而然。修心养性,感受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