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第一天,上午和中午给父亲整理打扫房间,下午准备出去走一走。
没有明确的地方,就顺着二哥家门口的公路一直向北。
路的两旁,过去是自留地,现在没有多少人种植水稻和小麦,改成大面积的池塘,夏天种莲藕,冬天放网豢养鱼虾和螃蟹。
拨开路边的树木,走入枯草丛中,突然瞥见池塘边停泊着一只小鸭抄,也就是小木船。
没来由地想起一句唐诗“野渡无人舟自横”,空荡荡的河边,四周阒寂,除了衰草连天,除了一群野鸟扑棱棱地飞,没有看到任何任何人影。
那时的芦苇荡边,运土填屋基地,运粮食,运鱼虾,运芦柴和蒲苇,那一样少得了木船撑来撑去?
那时,很少有人家没有船,我家除了有大木船,还有小木船,俗称小鸭抄。
小鸭抄体积非常小,长不超过一米五,宽度容不下两人并排站立。
小鸭抄很轻便,在水里滑行速度快,就像一条鱼穿行于风里浪里,但同时稳定性不高,就像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上,随时有可能沉没,上去时非得轻轻地点,倘若猛然一跳,必然蹬翻小鸭抄。
我小时候调皮,两脚叉开,抵住小鸭抄的两边,然后死劲晃起来,犹如荡秋千,晃荡的幅度越大越有成就感,但如果掌握不好平衡,就有可能使小鸭抄侧翻,倒扣在水面,胆小又不会游水的人会吓得惊慌失措。
父亲周年在芦苇荡里放鸭,所以,小鸭抄与父亲形影不离,偌大的芦苇荡,只有父亲一个人撑着一叶小舟,他的身后跟着一群鸭,他的嘴里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
长大之后,读到唐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常常不自觉地想起我的父亲和他的小鸭抄。
现如今,几十年沧海变桑田,大河变小河,小沟成旱地,大木船基本绝迹,小鸭抄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贩卖鱼虾家家有电瓶车和汽车。
就像曾经一刻闲不下来的父亲,除了坐在门口晒着太阳闭目养神,再也找不到可以经手的事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