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3分钟热度、完美倾向、拖延晚癌的我来说,2018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是报名参加了行动营,它直接破解掉了我觉得自己不够好、准备不够足、能力没别人优秀的问题,典型的想得多、做的少的一族人。
001 学了再多的理论,不落实到行动压根没用
和许多人一样,基于焦虑也好、想提升自己也罢,付费参加了各式各样的课程。可结果呢,觉得道理都对,可为什么生活和工作就是没改变呢。
在课程上听得热血沸腾,回到家一动不动,总觉得缺少行动的意愿,继而又陷入自责模式,干脆破罐子破摔,刷剧、刷手机,一路回避现实的痛苦。
是学的东西没用吗?
不是,道理都在那,也相通的。可是我们总将自己人生的期待放在一个老师、一个课程身上,指意对方的出现就反转自己的人生。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等着别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就失去了行动力。结果通常会失望,继续寻觅、继续失望。
002 原来出成果很简单:做就对了
曾经交了成千上万的费用,去学各式的内容,生活依旧迷茫不已。没想到,抱着最后一试的心,参加的这个费用并不高,时间要去到将近一个月的行动营,竟然神奇的扭转了我的前半生。
不过就是几个字:做就对了,先完成再完美,却让我的生活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从来没想过,原来自己可以这么投入做一件事。按要求日更文章、写每日一问、及时听课并写读后感,因为任务之多,每天还要卡时间点,来不及半点拖延,反而每天都能完成任务,不知不觉完成整个周期,连获几期剽悍行动擂主。
那时最深刻的感悟就是,自己不是没有执行力,而是都把精力放在纠结要不要做上面了,能不耗吗。顿时茅塞顿开,对自己充满了无比的自信,相信自己跑在纠结前行动就可以了。
003 当行动变成一种习惯
趁着这一波势能,我把想做的事都高效完成了,意外的获得一份工作,这是那个时候对于无业状态的我来说,是一份馈赠的礼物,印证了当你的状态对时行动力出来时,一切都是顺流的。
让身边人意外的事,原以为我只是参加行动营的这个月鸡血热度,看扁我很快会打回原型。没想到,我不仅把这个行动力带到了工作上,也带到了生活里。
工作写文案,打破了公司编辑部全员出文的速度,别人几天甚至一两周出一篇,我一天出两篇;还能边听2个小时的直播大课,边速记一两万字以上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束没两个小时,即时输出四五千字的感悟心得……如此高效的行动力,在试用期期间就被安排了调岗、升职加薪。
边紧锣密鼓工作的同时,同步进行每日为自己准备早餐的计划,累计到现在已坚持了104天,打破了30年来坚持做一件事的记录。
当这个100天完成时,对自己的能力就更确信和笃定了,不再觉得学习一项新技能或养成一个新习惯是很难的事,反而觉得只要自己想做的,全情投入就没有不成的。
面对问题不再困扰,爆棚的行动力见招拆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