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都在浙江图书馆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多么快乐,静心状态下不要担心无法理解知识。
每一本书都在说"看,我是活的,快来跟我对话"。
7点起床,7点半吃完早餐,多买一个饼留作午餐就出发了,我想在图书馆呆满一天,直到21点闭馆。
感觉很幸福,太多喜欢的书了,先来一本关于VR的书当做点心,再看看前端的webpack就过了一个上午,真的是美味大餐。
本以为jdk1.8的函数式编程我已经和熟练掌握,直到看到了一本法国人写的<java函数式编程>,才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我在里面看到了很多数学高阶函数的论证。
对于linux操作系统来说,很多人是既爱又恨,大多数初学者学习一段时间就和它分手了,也许因为它是高贵含蓄难懂的知识吧,鸟叔的私房菜和兄弟连都无法给学习者带来激情,因为教学太官方和死板了,者大概是很多人喜欢看外国人写的技术书的原因,有时候它们写的书真的很有趣。我在图书馆遇到了中国人写的很有趣的一本关于linux的书,忍不住看了几个小时《linux就是这个范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任何领域。
看到上百本算法书内心澎湃,每个人的写作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我喜欢在书里找出作者的风格和属于他自己的理解,比如算法,每个人如果真正理解了当他们要教给别人的时候肯定会用自己熟悉的东西去比喻,这个过程可以看到作者本身的深度和广度和性格。
我想要弥补根基,只读一个作者的一本书是不够的。其次互联网也不是万能的,它的缺陷在于我们很难找到自己不知道或从未了解过的东西。搜索引擎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自动得出你想要的。这时候图书馆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但凡一个领域有一百本书就够你整合了,你还能看到它们集中在一起,你做到了更伟大的事情:通过你的大脑把这些不同书本的同一主题同时吸收到自己的大脑里面完成整合。其次很多书互联网是没有的,很多作者名不见经传,但是写的东西很深刻,一些本该闪闪发光的书默默的躺在图书馆里,等着有缘人发现它,这是我发自内心喜悦的原因。
我几乎可以看见自己内心不够深刻的一些知识都罗列在那里:正则表达式(高阶)、大数据、算法、工作流、异步编程、jvm、队列……更深的数据结构……当多个人同一本源的知识融合在同一个人的大脑里面会发生什么?我感觉更深的理解和创造会产生。
互联网不能替代图书馆,它是人类智慧文明的象征。十本书挨在一起没有什么发生,但是当它们进入大脑就成为了活着的生命,完成融合和升级,学习是输入,融合会自然发生,前提一定要有足够多类似的专题,这图书馆的顺序天生适合创造力,我们需要多看几个作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述,那么没有什么知识是不能理解的,有一个角度也许就把你点醒了。
热爱知识的前提是静心和对知识的觉醒,没什么好说的,当你已经沉迷和热爱的时候,进步是必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