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题·对策·计划

问题·对策·计划

作者: 华琴_5c0e | 来源:发表于2024-05-26 07:49 被阅读0次

    ----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家长会上与家长们的交流

    本次家长会,想跟大家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交流,分别是问题、对策和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对策

    半个学期过去,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围绕“听”“做”来谈一谈。

    (一)关于“听”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独立思考、认真听讲、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认真听讲就在其中。那么,要达到怎样的“听”的水平呢?

    5月22日,工作室举行复习课专项研讨,我执教《复习“认识万以内的数”》。课上组织学生围绕“用4颗珠拨数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在集体交流的时候,有同学提问:千位上是2颗下珠,百位上是1颗上珠,十位上是1颗上珠,1颗下珠,这个数是多少?还有同学提问:从一千五百六十一百一百地数,拨到二千一百六十,一共要拨多少次?这些问题都与拨珠数数有关,也都与4颗珠有关,但是,并不严格符合题目要求,所以稍不留意,并不能即时发现所提所问之间的不匹配。但是,当天上课玄外附小二年级1班学生能够及时捕捉,及时提出质疑。

    听,是什么?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回到眼前。我们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可以分校内和校外两个场域,去看一看和问一问如下问题:

    学校内,尤其是课堂上:老师讲解,听不听?同学发言,听不听?

    学校外,尤其是家庭内:父母说话,听不听?其他人说话,听不听?

    这些问题的答案均指向“听”的态度,那么,“听”的能力又怎样呢?

    如下两个水平是基本要求,可以从低到高逐层检验和了解:

    水平一:能否重复或者复述?

    水平二:能否概述之后,再梳理和表达自己的理解?

    先看一看态度,再问一问水平,就可以了解现状,找到差距,为本学期后半阶段的学习和家校共育明确方向,锁定目标。

    (二)关于“做”

    听,是本次家长会要交流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

    5月17日,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在苏州举办“做数学:义务教育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首届全国成果推广研修活动,金陵小学被评为第三批成果推广学校。这既是对一直以来学科研究的肯定,又是对未来学科建设的引领,可谓任重而道远。从“做数学”出发,聚焦其中的,看看班级在这方面的情况。

    以最近一次的单元综合练习为例,在建议时间之内全部完成,只有60%的同学,另有15%左右的同学用时超过建议时间约25%。暴露出在练习速度的亟待提高。

    为什么会现状如此呢?

    通过持续的日常观察,发现以下两个环节问题较为严重:

    其一,是进入作业状态慢;其二是沉浸在作业中短。针对前者,总会发现少数同学领到任务,不能及时投入作业当中;针对后者,也总发现练习过程当中,总有同学时不时抬抬头,看看周围。

    这些都拉长了完成整份练习的时间。所以,需要及时改进。那么,如何改进?

    针对前者,方法就是从慢到快;针对后者,方法则是把短拉长。

    综合起来,就是在做的过程中,要秉持一个原则----不完成,不停笔,不抬头。保持浸润在其中。

    二、提升的计划

    以上随着问题,就把改进的对策一并分析到。最后一个方面,为提升的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教师节前夕,座谈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教育家精神,包括六个方面,其中就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从因材施教出发,想到什么?是的,想到尊重差异。怎么样尊重差异?需要善待差异。结合客观存在的不同人作业速度不一的现状,作业快的,需提前准备好书本,以便自己充分把握课堂时间,拓展和提升。作业慢的呢?则需要在课外,再有针对性弥补,以缩小和班级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

    从问题,到对策,再到计划,是本次家长会最想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有问题,是常态。我们不怕,积极寻找对策。有对策,要实践。不可大意,必须能够坚持。有差异,为常模。以基本要求为前提,达到前提之后,积极利用差异,努力提升,让每个人在数学学习上先“吃饱”,再“吃好”。这是我们从现在开始,班级统一的计划。

    到学期结束,我们再做回顾,看看努力实践,携手共育的成果。

    ----2024年5月27日,写于桂山脚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题·对策·计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rq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