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润心田
买了一箱陈醋,打开一看,距离保质期只有三两个月,换句话说,这箱陈醋将来吃到过期,是肯定的。
去年年底,在整理家里阁楼上的一些旧酒杂物时竟然发现一箱生产日期为2016年,保持期则只有24个月的白醋。
看着这箱过期醋,忽然有一个设想,假如某超市的货架上摆有几瓶标注过期的陈醋,那么这些陈醋应该会遇到三类人。
第一类,看着日期,放回原位,不买。(估计这类最多。)
第二类,哗,陈醋,而且是过期的陈醋,越陈越好,买。(估计这类较少。)
第三类,过期了还摆在货架上卖!买!然后投诉,光明正大找理赔。(这类极品。)
那年,我还在上小学。
一次,几名工商局工作人员到一家凉果小作坊例行检查,工作人员对作坊老板说:“以后你所生产的东西必须加盖保质日期,不然我们会罚款。”
“不是呀,像老香黄这类东西是放得越久越好。”
“不要说老香黄了,就算是白酒白醋,现在只要瓶装,就必须标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反正上面有规定,你们就必须照办。”
从那以后,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不管是白酒,陈醋,还是诸如老香黄这类保存得越久越好的商品,都会标上一个保质日期。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这些特殊商品就不能不印保质日期吗?还真不能。
《韩非子》中记载着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吴起带了一根丝带回家,对妻子说:你按照这根丝带的长短给我再织一根一模一样的。
妻子答应,可是等到要织时,却发现这根丝带并不精美,且长短比例也不尽合理。于是妻子便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给织出一根更美的,可是当吴起看到新织的丝带时却勃然大怒,继而直接将妻子给休了。
吴妻倍感委屈,回到娘家向哥哥求助,但她哥听后却叹了口气说:“吴起现在是制定国家法令的人,他现在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必须做到说一不二,假如连他的妻子都会因一件小事而违背他的意思,那么他以后的政令还怎能推行得开,你还是不要指望再回去了。”
后来,哪怕吴妻的弟弟成了卫国君身边的红人,想代姐姐求情,吴起也没有一丝复婚的意思。
也许当你读懂以上这些,你就明白什么是中国法家思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