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与一位英语学友闲聊,她聊到有一天上外教小课,外教老师让大家即兴做一个演讲。由于时间有限,只能让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结果上课的五名学生都互相谦让,迟迟选不出一人来。外教老师看到这样的场面,连连抱歉:时间有限,不能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可他却不知道,其实大家不是在争抢这次演讲的机会,而是没人想进行即兴演讲,担心准备的不充分而出丑。“担心说不好,被别人笑话”,这是中国人学英语最大的障碍。“怕出丑”这样的心理负担,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可你真的连失败的勇气都没有吗?
人生最糟糕的不是出错,而是你居然没有出错的勇气。曾经暗下决心,每天输出一篇文章,可心愿并未如期实现。如果没有一个完美的文章构思,我是迟迟无法下笔形成文字的。看着其他小伙伴日更的如火如荼,内心不免充满自责。其实,能写的话题很多,就是担心写的不好而已。古典老师说:要允许自己写出最烂的文章。要大胆试错,才有机会创造奇迹啊!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总是在各种选择中纠结,为了捍卫所谓的“自尊心”,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绝不能出现任何错误,使得自己处于不利境地。处于职场上的人更是如此,很多人心思并未放在工作本身,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恋”,过分的苛责下属,宣泄情绪。时刻精神紧绷,告诫自己万万不能出现半点问题。长此以往,便会越来越焦虑。
几乎所有的焦虑都出自一个根源——绝不允许自己出半点差错。在那个宁死也要捍卫的完美形象背后,总是藏着一颗惊魂不定,不堪一击的小心脏。
尽管大多数抱怨自己焦虑的人看起来痛苦、自怜、甚至自恨,但我想说,其实你是太猖狂啊!因为你想一步登天,因为你认为自己就应该是个完美的神。但富有戏剧性的是,如此追求完美,竟成了一件最不完美的事。
大量心理学研究已证实,完美主义心态导致抑郁和焦虑,降低生活质量。这种消极影响如此严重,以至于完美主义已作为抑郁症的一部分,并成为造成抑郁自杀事件的一个重要诱因。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家埃伦.兰格曾做过一项研究,探索对出错的开放心态。实验将参与者随机分成三组,让他们做演讲。A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不好的”(完美主义);B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难免的“(自我原谅);C组参与者被告知”请在演讲中出一个错误,而且还可以出更多意外错误“(好奇开放)。结果,C组参与者在演讲中感到最舒服,最不焦虑,并且得到了观众的最高评分。之所以如此,正因为这组参与者已经把完美的自我抛在脑后,只是专注地去表达,好奇地去探索这次经历所带来的可能性。
生活本来的样子,并不完美。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神,在纷繁复杂的时代,无法做到事事完美。我们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允许自己出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汲取沉淀宝贵的经验。
事实上,很多事情真的没有你想象得那么严重,正如没有人会在乎你把电线杆底座擦得有多亮,也不会有人真的记得,你出错的时候有多丢脸。
如果你连失败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你也不配拥有成功的喜悦。
读书|你连失败的勇气都没有吗?部分文字引自《反脆弱》Helen Ya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