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鱼很常见,有些地方称作豆腐鱼,学名叫龙头鱼。
水涎龙头鱼(Bombay duck),灯笼鱼目,龙头鱼科,学名Harpadon nehereus;分布于太平洋、印度北部的河口,为沿海中、下层鱼类,是中国沿海常见食用鱼类。体长达41公分(16吋),色暗,淡灰色或褐色,具黑色细点。口大、前位,尾鳍叉形,胸鳍及腹鳍大。本属有几个近缘种分布于从非洲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
在我们当地,有制作咸鱼干的习俗,咸鱼干分为“鲞”和“鮳”两种。虽然两者都是指剖开晒干的鱼,但因为鱼的品种不一样,因此有着高下之分。“鮳”一般指小型鱼类干制食品,都是些价格低廉的鱼种,所以台州本地有“有鲞不吃鮳”的俗语。而在我们这里非常普遍的“龙头鮳”,就是龙头鱼制作的。
黄鱼鲞 龙头鮳但在本地酒店或食堂的菜单上,龙头鱼都写作“水潺”,这是本地方言的叫法。但我觉得正确的写法,不应该是“水潺”,而是“水涎”。可能因为“涎”字普通话读作xián,而本地人都叫这种鱼为“水sai”,所以都不会想到是这个字吧。其实,“潺”字普通话读作chán,而且其方言读法也不是“sai”。估计因为“涎”字的意思为唾沫,大家下意识里排斥这个字,所以都将错就错地都写作“水潺”吧。
涎:唾沫,口水:垂~三尺。流~。~沫。
详细字义
〈名〉
1.(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2.同本义
涎,小儿唾也。——《三苍》
喷浪飞唌(涎)。——郭璞《江赋》
群犬垂涎。——柳宗元《三戒》
3.又如:口角流涎;垂涎三尺。
4.粘液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素问》
〈动〉
1.流口水
见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语。——《红楼梦》
2.贪羡,贪图
主人涎我色,奸我,不从,则鞭挞之。——清· 袁枚《新齐谐》
3.又如:涎利(贪图利益)
4.吐;流。如:涎津溢(唾沫液);涎缕(吐丝)
5.厚着脸皮;嬉皮笑脸。如:涎邓邓(含攫取挑逗的样子);涎皮(嘻皮赖脸,厚脸皮);涎脸(厚脸皮;嬉皮笑脸)
6.拖;伸。如:涎着半条舌头的黄狗
〈形〉
1.[眼神]呆滞
虔婆又吃了两杯酒,醉了,涎着醉眼说道:“他府里那些娘娘,不知怎样像画儿上画的美人!——《儒林外史》
2.又如:涎不痴的(傻乎乎)
3.嬉笑貌
呸!好不识羞的涎脸!——《西厢记》
4.贪馋地盯视。如:涎眼睛(贪婪的眼光);涎眉邓眼(用贪谗的眼光瞧人)
百度百科|涎
唾沫在我们台州方言里叫“涎唾”,读如“saitu”。“水涎”这种鱼刚出水时还是不那么软的,俗语叫“两头翘”,可出水时间久了,便会变得软如唾沫。故我们的方言里有“软涎”一词,翻译成普通话,大概就是“软绵绵”的意思。
看来,方言的称呼还是比较形象直观的。
其实,用“涎”来命名鱼的名字也没有什么好忌讳的。做香水的大名鼎鼎的“龙涎香”,不就是是抹香鲸的分泌物吗?况且“水涎”并不是什么分泌物,只是有这个名字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