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自放假以来,一直闲散在家,原本有诸多的计划和打算,但由于各种因素加之自己懒散,未能付诸行动,假期已过大半,葬送了许多大好时光,真是惭愧。
每年放假都会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这已经成了放假后必做的事,大概八九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去了城里,在那里生活,读书,老家的学校实在太远了,村里上学的人很少,再者老一辈不重视教育,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我是个幸运儿,到城里后读了几年书,在上学期间没时间回家,只有在放假时回家探望。久而久之,对家乡的感情渐渐变淡,有时不愿回去,要不是去看望长辈,其他的时候,尽可能不回。随着年龄的增长,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每次回家后感触颇多,想到以前,再想想以后,思绪万千。
回家缺少了一种仪式感,小时候每次回家都是提前一天做准备,大包小包好几个,把换洗的衣服都拿上,第二天早早的出发去坐车,乘车到集镇后,要步行好几公里才到家,一路上走走停停,大包小包换着拿,要是抱个小孩更吃力,到家已是下午了。迎着朝阳出发,跟着落日余晖回家。回家后会住上个一个月左右。从老家往城里走,也是如此,那时很重视在老家的时光,做各种自己喜欢的事,恐怕漏下什么。
随着交通的便利,回趟家不再那么麻烦,早上回去下午就可以返回了,也省去了许多大小包,要是没什么事,住个两三天就回去了,因为长期不在的原因,回到老家很不适应,总想着早点回去,在家呆不住,周围的邻居也不太熟悉,只是简单的几句问候之后就没话了,儿时的玩伴也早不在了。
以前回家的路是弯弯曲曲的小径,一直通向山的那边,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最好的写照,现在那些小径都荒废了,长出了草又枯了,雪盖住了又化了,时间久了,已经看不出来是条路了,取而代之的是加宽的水泥路,平整而干净。
踩着未融化的积雪,我和弟弟又踏上了回家的路,由于最近的几场雪,路上有些地方还有积雪,车无法行走,我俩选择徒步,好久没有走路,刚走几步就觉得腿软,冬日的大地,露出了最真实的外表,没有花草的点缀,只有积雪的陪伴,黄土,白雪,蓝天,倦阳,构成了冬日最真实的画面,周围寂静无声,没有小鸟的叽叫,没有牛羊的叫声,只有脚踩在雪上发出的吱吱声,我喜欢这声音,远离城市的喧嚣,走到大山里,放慢脚步,一步一步去丈量自己走过的路,时不时的对着大山喊两声,回声在山谷间跳跃着,冬日的阳光照在脸上,暖暖的,照在积雪上,反射出光线,你可以看见蒸腾的水汽,缓缓向上飘去。冬天里视野也变得宽多了,没有树木的遮挡,一眼望到边。抬头望向天空,没有一丝的白云,一望无际的淡蓝。
不知不觉间,走了很多的路,看看身后的两行脚印,镶嵌在白雪中,玷污了雪的白。终于走上了新修的水泥路,瞬间觉得轻松多了,大步流星走向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