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效教练》,这本书已经听过了好几次了。而且周三来开了一次,读书会,在那次读书会上,我们进行了一次教练和被提问者的尝试。我是旁观者,在看他们,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有满肚子的建议和意见。事后看来很多时候我的建议还带着评价和指导。而通过全程实践来看,教练彦彦没有评价和意见的时候,按照规则模型,从Goal的问题开始一个一个问起来。GROW,四组问题问完,被问者信心满满,也做出自己的决策,这是个成功的实践。而对比一下,如果自己,用普通的方式进行一些建议和指导的话,效果只是自己很着急,效果不也怎么理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我想被问的人,80%的人他自己已有的答案,如果你给他建议,他或许听了,但不一定真会去用,而且缺少改进的动力和责任,而且很多建议都是错的,因为你无法真正了解对方,你需要做到的是通过提问建立对方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梳理清楚目前的状况,让他自己找到行动计划;而对19%的人不知道答案的人,也是同上,让其去学习找答案;而有1%的人目标不符合实际,也一样让他自己绞尽脑汁在考虑问题,最后放弃目标就是理想的结果。
所以最理想的方式,以非暴力沟通为基础,先循规蹈矩的问问题,让被问者自己去找到答案。顺便说一下,我对这次活动的,一个指头劈断铅笔的这个游戏,感觉相当的好,我觉得很多时候,游戏是调动氛围和兴趣的最佳方法。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和建立对方的信任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