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 接触了一定量的信息 和以往的经历比起来 可以算是爆发式的增量信息
于是就难免焦虑 至少会焦虑怎么取舍
一旦选定了想要深入了解的领域 又开始焦虑怎么做到快速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
于是 上 帝 视 角 四个大字 好像是缘分突然到了似的亮了起来
有了上帝视角好啊 俯瞰啊 先从宏观 从整体上 把握这个领域
有了自己的对这门知识的高度抽象化的理解 = 掌握了大脉络
看上去很美
操作性也还行 比如按下面步骤来
01 上豆瓣 上知乎 搜 google 看大神微博 了解该领域的头部信息 大概出自哪些大咖哪些经典书籍
02 快速浏览以上信息 向诸葛亮观其大略那样 先粗看这些书或文章 并梳理整理成 知 识 框 架
03 不同的书和文章 看的时候 不断吸收养料 再反过来修改 迭 代 上面的框架
04 在做这个 框架 的过程中 就是在用一种 上 帝 视 角 在操作 从宏观整体上 把握 总结 提炼信息
05 当 这个框架 真正做出来以后 还可以不断进行 迭 代 之后的这些迭代
然而我要说的是
以上这种 上 帝 视 角 固然狠好 但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情况所有的人
与其每次总是这样的操作 不如增加另一种操作方式
蚂蚁视角
与上帝视角相对 没有那么高的高度 那么广的视野
而就是 匍匐在地 一点儿一点儿的向前啃 所谓日拱一卒
还记得 三体 里的那只 爬 上 墓 碑 不 断 探 索 的 蚂 蚁 吗
是的 以这种视角 这种方式学习的时候 就是要想象自己是一只小小的蚂蚁
不求能理解眼前高大上的东西 而是拼尽全力 把已有的知识和想象融入 对每一步探索的理解中
这样 也 无 暇 焦 虑 了
只是表面上会慢
但实际基础也许会狠牢靠 因为 毕竟是自己亲力亲为的一点儿一点儿理解来的 已经内化进来了
也就是说 一开始慢一点儿 不一定以后会一直慢
一开始慢一点儿 以这种方式 这种节奏 主要是这种 态 度 来面对 海量的知识
正如古话所言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面对 知识的海洋 没有必要焦虑
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一点儿一点儿啃下去吧
适当的时候 有了一定的基础 和 感觉 也可以考虑一飞冲天 变上帝 俯视这坨知识
或者 并不停止蚂蚁动作
而是 两条腿走路 两条路进行 一个天上 一个地下
天上时间多久 地上时间多久 天上强度多大 地上强度多大 也可以随着掌握知识的程度变化而变
小结
不能忽视严谨的钻研型努力 而把什么都寄托在一蹴而就 快速获取 这一种方式上
适时的放下身段 来爬行 触碰 苦思 尽情想象 这样的方式 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https://img.haomeiwen.com/i3183455/9372d889a066909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