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参加饭局,一个朋友讲了一个牙签的故事。朋友说,叼牙签这一习俗背后,其实是在“炫富”。因为古代人缺肉吃,吃过肉的人就喜欢叼着牙签,以此告诉别人:我今天吃肉了,要剔牙呢!
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不是真实,但在古代,有肉吃和没肉吃,那真的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贫富差距。
而到了今天,在吃饭上,如果单论营养摄入,富人和穷人的几乎已经没有差距。富人努力和穷人拉开差距的,无非是吃食的新鲜度、丰富性、吃的环境等。
除了吃饭,在穿衣、出行等等方面,人们的消费差距也在大大缩小。在很多方面,富人也只能追求在外观、潮流等方面和穷人找差距。比如,前几年大火的美剧《绯闻女孩》里,女主角B就要穿巴黎时装季、纽约时装周最新的款式,谁穿打折衣服就要被她嘲笑。可事实上,在美国,“黑色星期五”去商场排长队捡便宜货才是人们的日常。
消费差距缩小首先出现在大城市
不得不说,日常生活中,贫、富之间,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在日渐缩小。
这种缩小,首先出现在大城市。
大城市人口密集,有规模效益,很容易铺开快递网络,快速降低网购的交易费用。由于购物的便捷性大大提高,普通百姓可以更便宜地买到几乎任何种类的商品,富人更加难以和普通人拉开消费差距。比如杨梅,摘下来过了48小时吃就不那么新鲜了,除了当地人,只有付得起空运费用的富人才能享用。现在,普通人也同样可以通过网购享用到。
这样的趋势很快就狂飙突进到四五六线城市。这是因为,大城市的快递网络、电商网络建立起来之后,由这个网络向四五六线城市乃至小镇、小村落外溢、延伸,边际成本就非常低了。所以,这几年,经常能看到电商下乡、快递进村竞争得厉害。
以前面提到的杨梅而论,农民、小城市经销商把杨梅通过快递送到大城市的食客手中,同时,又可以通过这张网络购买来自大城市的商品,于是他们和大城市的人们共同分摊了这张快递网的费用,电商们也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几方共赢。通过市场的连接,大城市的人们和“小地方”的人们,互相造福对方。
小城镇的消费升级
网络有了,四五六线的消费需求也是巨大的,但毕竟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有其特点,谁抓住这个特点谁就能做大。在开辟四五六线城市市场的大潮流中,拼多多是我比较欣赏的。拼多多直接抓住便宜、节省这个四五六线城市消费者的最大诉求,营销方式也是四五六线城市乐于接受的,所以快速地赢得了四五六线城市消费者的青睐。
不过,也有很多人嘲讽说“三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实现了中国的“消费降级”,因为拼多多上的东西太便宜。
这是极大的误解。这些嘲讽者眼里的“消费降级”,对于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者来说,其实恰恰是消费升级,是消费更加公平的体现。
要知道,就算没有拼多多,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者日常消费的东西也很便宜。但是,由于这些小城镇消费者,消费的地方可能只是自己家门前的菜市场、镇上每逢二、七的大集,买的也无非是些针头线脑、日常消费品。产品种类少、质量也不高。
而类似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出现,大大增加了他们消费的丰富性,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消费成本。比如,他们可以花几十块钱买个冰箱,花几块钱拼个孩子的单车。看似是小钱,却极大丰富了他们的购物半径。
难以忽视的消费公平
更关键的是,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消费公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便捷。以往,只有大城市的消费者才能享受到的权利,现在连田间地头都可以方便实现,对大爷大妈、留守儿童来说,这是一种连接他们与大城市的纽带,保证他们不被这个时代所抛下。这其实是比多买了几瓶醋、几斤杨梅,更核心的道理。
现代电商网络、快递网络当然不应该只为大城市消费者服务。现代电商网络、快递网络走入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者,让他们像大城市的消费者一样,在全国范围内兑现自己的购买力,是有消费公平的力量作为内在驱动的。这个过程,就是在快速缩短小城镇与大城市、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消费差距,实现消费公平。
当你站在大城市的立场,嘲讽拼多多“消费降级”时,那些小城镇的消费者却可能在感谢这种电商带来的便捷与公平。
如果你可以看透背后的经济学真相,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可能就不会那么偏颇。无需讳言,未来四五六线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会随着经济发展而提升,同时,像拼多多这类电商热热闹闹地发展,可以快速挖掘规模效益,降低四五六线城市电商的交易费用,所以,四五六线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消费,注定会越来越趋向公平。
今天你鄙视别人,明天别人就跟你平齐。
文/邓新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