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36559/b80c7c1b1c28d507.png)
生活中,做父母的常常感到迷惑不解:明明孩子每天都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似乎该做的事父母都做了,可孩子仍然很容易生病,像感冒、发烧、咳嗽、哮喘、腹泻等是常见病 关于婴幼儿养护,明代医医家万全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是要确保婴幼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这句俗语流传至今,仍然极富生命力。吃得过饱、穿得过暖容易导致小孩儿总生病。 为什么要“忍三分饥”呢?因为小儿气血尚不完备,先天肠胃偏脆弱,其大肠如葱,小肠如筋,肠道和胃处于一种狭窄的状态,在脾胃运化功能不是特别成熟的情况下,吃得过饱容易吐,又伤脾胃,导致消化不良。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里说:“小儿多病伤于饱”。因此,虽然小孩儿需要水谷精微,却不能多吃,一般只吃到七分饱就可以了。 关于小孩儿吃的方面,古人有很多讲究。比如小孩儿六个月大时,可以喂粥。五六岁时,小孩儿的脾胃功能开始强壮起来,这时可以适当沾点荤腥。现在的小孩儿大部分是施肉一族,有的两三岁时就特别能吃肉了,经常有家长说:“我孩子胃口特别好,特别能吃,鸡腿一顿能吃好几个!”语气还挺自豪。我能理解,家长都心疼孩子,只会担心孩子吃不饱,没有埋怨孩子吃太多的。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一是我们要记住,鸡肉少吃为妙,因为鸡为火性,也为发物,多吃容易积食生痰热,会导致脾胃的消化不良。而且小孩子见到什么都想吃,一不小心就吃的过多;而且对食物没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容易吃到一些辛辣上火,或者生冷寒凉的食物而生病。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36559/e9067fe0a82868fa.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