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讨论了人性,我们一共讨论了4种人性。那下面我将把我们讨论的成果以及第二课所学的“生之谓性”结合在一起。
先来看一段话。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杯 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在这一段话中,就告子看来,“杞柳”要经过怎样的过程才能成为“桮棬”呢?我们应该都能想到“杞柳”要经过加工才能变成“桮棬”,但之所以能加工变为陪圈了,是因为什么你应该就不知道了。
告子把杞柳做成桮棬,是因为杞柳适合做成桮棬,也就是顺着杞柳的性的。但告子其实并没有想过这一点。那么,这也体现出了告子对于人性的观点——人性无善无恶。为什么这么说呢?
人性无善无恶,可以理解为:先天无善无恶,之所以可以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是因为后天的教育以及和环境互动的结果。那么,“杞柳”可以变为“桮棬”,是因为人的塑造,但它也不一定把它变为“桮棬”。所以如果把“杞柳”看为“人性”,把“桮棬”看为“仁义”的话,以告子的角度来看,他们两者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把“人性”看作“杞柳”,“仁义”看作“桮棬”,这是一个类比的手法,也就是说“人性”在经过加工,可以变成“仁义”,但也可以不变成“仁义”。所以人性与仁义是不相等的,“仁义”只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所以告子想告诉我们:“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在经过打磨、教育后,它可以变成善的,但也可以变成恶的。
但孟子却反对此提出了反对。在孟子看来,“杞柳”之所以可以变为“桮棬”,是因为他顺着“杞柳”的性,把它变成了“桮棬”,所以“人性”顺性,通过教育可以变为“仁义”。所以,孟子反对的是告子的不顾“性”的加工,而不是后天的加工。
那么在孟子看来,“人性”与“仁义”的关系就是人性里面有仁义,所以是顺性的,它可以将人性打磨成仁义。但是如果逆着“人性”,将人打造成“仁义”的人,那就是逆性的。这也体现了孔孟子对于人性的观点——人性本善。
那让我们再来回到告子的“人性无善无恶”上。告子的观点,可以给它名一个名——就是环境决定论。因为你生来是无善无恶的,所以你变为善还是变为恶,都是跟环境互动的结果。那么,既然人性无善无恶,也有人提出了“人性有善有恶”。
可以把“人性有善有恶”代表成老天的决定。所以,我们是善是恶,在我们出生之前就被决定了,而这并不能通过后天的教育所改变,这也是一个宿命论(或者决定论)。
那么,有孟子提出的观点——人性本善,就有“人性本恶”,这是荀子的观点。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所以要靠后天的教育来变善,这也是荀子生为儒家人,想劝大家学的一个方法(劝学)。所以,虽然天生生出来我是恶的,但通过后天的努力以及和环境的互动,还是可以改变的。
但是问题来了,以孟子的“人性本善”来看,假如现在社会上人人人性本善,但有的人却做过坏事,这是为什么呢?“性本善”可以理解为,是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它的“本”是不会变的。比如:我们可以把“人性本善”看作成一个钻石,当你后天变成善的时候,那这颗钻石就是闪闪发光的,但是当你后天变为恶了,就说明这颗钻石的上面附上了灰尘。但它的本质还是一颗钻石,只是被覆盖了而已。
那么同样的“人性本恶”,它的“本”如果不变的话,也就说明了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努力才能保持着自身的善。也可以比如:人性本恶的这个“本”是一颗黑色的污点,但你的学习、努力也就是在它的外面镀了一层金,或者是上面一层颜色,但是如果用刀切开或者抛开的话,它里面还是黑的,所以这也是让我们一直努力坚持的一个动力吧。
那么最后来想想我支持哪种观点呢?为什么呢?这四种观点中,我最支持的是人性本善或者是人性本恶。为什么前两种不可以呢?原因并不是因为到底谁对了,谁错了,而是善和恶是处于德性层思考的。
我觉得,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都是有自己的道德价值。我想的是他们两者其实是一个互相关联的关系吧。感觉其实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都差不多,除了他们的“性”不一样以外,两者都可以经过后天的努力,以及和环境的互动而改变。因为我们自己是无限可能的,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不断超越、超拔的!只不过,我们想变成怎样的自己?朝哪个方向努力?更取决于我们自己,那么这时不管你性本什么,都是在“善”的路上,越走越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