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每日阅读:《沉沙无意却成洲》03-论改革文化底色

每日阅读:《沉沙无意却成洲》03-论改革文化底色

作者: 沙拉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4-02-11 22:20 被阅读0次
    《沉沙无意却成洲》

    书接上文,继续开始阅读之旅。

    溪泉涓滴却无穷——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一场正在进行的争论

    此篇作者写于1986年。

    PS:写作背景还处于需要解放思想的前夜,其实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今的信息爆炸世界,我们不可避免都活在算法中,提升思辨能力变得更加困难,但是必须去做,否则会陷入到思维固化中,无法获得进步。

    世界加速变动,对于未来有悲观和乐观论,双方都有立足的证据。

    那如何看待?任何言论都有其存在的背景,包括了一些具体特殊性的问题,始终是言论者考虑的重点。我们要从他们的议论中,分辨出哪些正确哪些不可取。

    2、建立什么样的“伦理经济学”

    此篇作者写于1986年。

    PS:其实谈到经济,最终都会上升到人,经济活动归根结底也是人的经济活动。苏格兰经济学系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学习就必须结合《道德情操论》来学习,才能理解其中的真谛。

    在经济学研究的更高层次上,在研究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目标之上,还存在着一个对人的研究的领域。人的生产活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

    西方经济学家代表哈耶克通过把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提出了私有制学说,认为私有制才是个人自由的保证。但这种言论带有较大资产阶级立场。

    要建立“伦理经济学”,必须把福利概念作为出发点。福利问题关系到生活的意义、创造和享受、个人与公共、物质与精神等。

    既把福利看成是个人应当去创造的东西,又把它与社会事业和国家前途相联系,同未来利益、希望联系在一起,这才是我们要建立的“伦理经济学”的出发点。

    3、为新文化创造经济基础

    此篇文章作者写于1989年。

    PS:文化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觉得相对比较虚,实际上已经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亦如此,也同样需要其生长相对应的经济土壤。

    1、人的研究

    生产的目标是为了人。经济学不仅限于研究如何增加物质财务,更应当研究如何利用人们。经济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人”。

    在满足人们无物质文化需要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现状举例我们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为此我们需要进行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新文化的建设。

    2、新文化尊重人

    什么是旧文化,什么是新文化?作者给出的最大区别是,新文化是科学和民主的,旧文化是非科学和非民主的。延伸来说,旧文化以神为中心,新文化以人为中心,旧文化强调权力,新文化强调知识。

    要真正消除旧文化和促进新文化的发展,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重要的是把“人的现代化”作为主要内容。

    新文化是同“人的现代化”“人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

    3、新文化的基础

    旧文化的势力如此强调归根结底在于新文化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改装之后的旧文化”是有经济基础的,那就是僵化的产品经济体制,是政企不分、官商不分、抑制生产者积极性的传统形式的公有制。

    改革的阻力是很巨大的,详细说来有以下几点:

    1)改革是同两三千年历史的旧文化、旧习惯势力发生冲突;

    2)改革会打破旧体制下的利益刚性,而人们只注意失去的并不注意增加的;

    3)利益刚性并不合理,因为“大锅饭”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非改不可的。

    4、中国的希望

    作者详细分析了他写作时所处的那个年代,各个年龄段的人,无论是受到旧文化思想浸润多年,还是逐步接受新文化的那一代人,对新文化的建立,对改革的总是有着一定的质疑和埋怨。

    但是,作者指出,大家要对改革有信心,对新文化建设有信心,说到了十年来的变化是很巨大的,要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要正确估计国情。看到这些变化应该要对改革前景充满信心。

    5、科学与民主可以救中国

    一旦建立新型公有制,社会主义新文化就有了自己的经济基础,科学与民主思想逐步在深入人心。

    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也许只有等经济真正发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走真正被重视和发扬光大。(PS:现在来看,“四个自信”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切和厉老先生说的高度吻合。)

    6、企业家能做什么

    企业界在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别人不能替代的。企业家本身也在建设企业文化,也是新文化的一种形态。她是企业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准则,是企业职工的信念和凝聚力的体现。

    企业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职工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部经济条件。外部经济条件则是企业要处于竞争性的商品市场环境中。这样才能使职工树立以效益、竞争、风险等观念为中心的价值准则,职工和企业之间可以形成患难与共、利益均沾的适应关系。(PS:被大家广为传颂的“华为文化”不就是真实写照吗?)

    企业文化建设会推动新文化的建设,某个具体企业取得成绩将会带来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在:

    1)必然对其他企业起到示范作用;

    2)会给予政府部门足够的影响;

    3)会大幅冲击社会上的旧文化。

    阅读心得和小结:

    微观的行为促使组织按照一定默契的准则和标准来行事,而这种行事也不被鼓励,大家都自发的进行一致性的决策和行动,文化就在悄然生根。

    作为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淬炼自己,作为企业中的一员要在与企业的同频共振中淬炼自己,优秀的文化必然会感染身边的环境。

    这一切需要更加坚定的深化改革,更加坚定的信念。

    4、道德力量调节的独特作用

    此篇文章作者写于2011年。

    PS:道德力量的调节无时无刻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大家或许习惯了它的存在,反而觉得不曾存在,而这股力量是无法被忽视的。

    道德力量是继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种力量。

    一、道德力量超越市场、超越政府

    1、道德力量调节是在市场和政府尚未形成和出现时间内,唯一起作用的调节方式。

    2、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都有局限性,难以进到认作为“社会的人”这个深层次来发挥作用。

    3、社会生活有交易和非交易的活动,交易活动中市场调节起基础性作用,政府调节起高层次调节作用,而非交易活动中不受市场规则的制约,政府调节也不进入非交易活动层面进行干预。

    4、市场出现和政府形成后,市场可能失灵,政府可能瘫痪,而道德力量调节却依旧存在。

    二、道德力量调节介于“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之间

    道德力量调节的强弱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1、道德力量调节是否已经成为一种被群体内的各个成员认同的规定或守则:比如乡规民俗、行业规定等约束力通常要强一些。

    2、群体各个成员对群体的认同程度的高低。

    三、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都属于道德力量调节范围。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虽然是潜移默化的,却是持久生效的。

    四、生活水平和道德力量的关系

    1、历史上,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基地的时候,交易领域几乎不存在,非交易领域几乎覆盖全部社会经济生活。

    2、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们的需要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转变,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化,包括对利益、职业、生活方式、家庭、人际关系等的看法。

    3、强调道德力量与市场、政府调节并重,实际是表明了他律和自律的并重。法律和道德的并重,经济和文化的并重,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需的。

    PS:当听到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论调时,我们通常都会认为这只是正确的废话,实际上这其中的辩证关系却有着历史的意义。

    5、信誉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

    此篇文章作者写于2017年。

    PS:高信誉可以显著降低交易成本,而它是关键的社会资本,除了自觉积累以外,更需要一个完善的体制来量化信誉这项资本,实际上我们已经处在这样的环境中。

    1、什么是社会资本?人际关系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拥有的社会资本,而其时靠信誉来支撑的。

    2、社会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非市场活动占据了一个人主要的活动时间,人际关系在市场条件下都可以看成是合作互助关系,可以有形(比如合同、约定等),也可以无形,而这需要信誉来维持。

    3、社会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三者共同创造财富,而物质和人力资本是基础性的,但却是有限的。市场范围越大、交易关系越多,社会资本就越重要。而信誉可以通过个人信用记录来反映。

    4、社会资本的积累需要多年,凝聚于品牌的信誉是努力经营的结果,然而可能某次偶然事件就可能毁于一旦。

    5、任何一个人和一项工作都要守住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

    6、建设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此篇文章作者写于2009年。

    PS: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包括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绿色发展被写入新发展理念中等,都是这种共识的权威呈现。

    1、人类对环境看法的转变

    从人类社会发展模式来看,人们从索取资源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工业化开始之后,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资源索取越来越无度,那个20世纪70年代起,环境保护才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也被各国征服提上了议事日程。

    2、政府的两难选择

    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又要维持良好的生存环境。目前只能采取分批治理环境的政策,而发展模式的转变只可能逐步推进,因此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的让人争议的模式。

    3、技术与制度并重

    新模式是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就意味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制度、体制的完善二者缺一不可。作者认为可从三个环节入手:一是建设过程要有严格的环境保护规定(所谓项目环评可以一票否决);二是生产过程要严格执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规定;三是产品销售和使用过程要防止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

    4、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1)公众不参与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共识和公共目标。

    2)公众参与是对政府的有效监督。

    3)公众对企业的监督也是有效的。

    4)居民生活方式也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而转变,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尽量选择低碳环保的方式。

    5、经济低碳化的途径

    如何实现经济低碳化又保证经济平稳增长和就业扩大?作者认为:

    1)在工艺设计和新产品设计方面取得突破,减少碳排放量。

    2)抓紧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

    3)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4)运用资本市场推进经济的低碳化,比如针对低碳化的实施情况采取有差别的税收措施等。

    要充分发现和利用实行经济低碳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商业机会。

    PS:作者这篇文章写于2009年,至今已有14年。在这些年间,不论是政府的政策还是取得的成绩都让我们明显感受到了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公众意识在逐步形成,包括垃圾分类、可循环经济、可再生资源的发展、推出了碳交易市场、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等。只是公众的共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迅速建立的,但是这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和未来的趋势。


    每日阅读,独立思考,遇到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阅读:《沉沙无意却成洲》03-论改革文化底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il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