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物欲社会里,如何不被欲望所惑

物欲社会里,如何不被欲望所惑

作者: 如果miya | 来源:发表于2019-10-20 11:00 被阅读0次

    喜马拉雅古典名著大师课整理 黑龙江大学 霍明琨     

    修身分为持身、立身、安身三个层面。

    【持身】

    “身”是什么?这里“身”不是指身体,我们常说“本身”、“自身”;“身”,就是“我”。“我”又是谁?《菜根谭》说,“我”,只不过是一个过客:

    世上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就是因为这世上的人把“我”字看得太重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欲望、喜好,当然也会有那么多痛苦、烦恼。古人说:“假如人们不再反复计算着我’,不再把我当成中心,那么自然就不会过多被外物左右。”又说:“假如每个人都能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生命过客,一切都不是我能掌握能拥有的,连身体都将最终化为乌有,那么世间还有什么烦恼能侵扰呢?”这些话就像箭射到靶子上一样,说到了人生的根本。

    《论语》里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庄子》中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时间有一只魔手,足以把世间万物摧枯拉朽。荣华富贵、青春美貌,转眼化成云烟。一切事物都只不过是无限绵延的时间线上的一粒微尘,人的生命也不过转瞬即逝。又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属于“我”的呢?又有什么外物是值得苦苦贪求迷恋不能放手的呢?可是行走世间,却往往迷失在“外物”和“本我”之间,“我”反而成为“物”的奴隶。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

    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当自我能驾驭外物的时候,我们既不惊喜所得、也不忧虑所失,山川大地足迹行处任我逍遥。可是一旦外物控制自我的时候,得不到就嫉恨,得到了就贪吝,一个毫毛就能变成钢筋铁索,把我们捆个结结实实。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

    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一个人持身不可以太过轻飘,如果定力不够,那么荣辱得失这些外物就很容易牵制你,让我们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再也没有悠闲镇定的人生意趣。同样,一个人的用世之心也不可太重,对功名利禄等等身外之物太在意,就反而被他们拘泥束缚,再也没有潇洒活泼的人生状态。

    【立身】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

    人如果能在处世中做到进退有度、圆滑通融,固然不错,但是如果没有把自我放在一个高标远致、高屋建瓴的维度中扎下脚跟,这样的人生,最多就像在灰尘里抖衣服、在泥水里洗脚,终究达不到超脱、达观的境界。

    面对时间的永恒命题,《菜根谭》说: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

    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天地的运行是永恒不变的,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后就不再复活;一个人最多只会活到百岁,可是百年的时间对天地来说只不过是一刹那,我们人类有幸诞生在这永恒不变的天地间,既不可不了解我们生活中所应享的乐趣,也不可不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蹉跎岁月,虚度一生,无所作为。

    将每个人有限的个体生命放置在永恒流动的时光之河当中,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你一个人的一生变得很长,也很短。所以才有“有生之乐”和“虚生之忧”。如何才能“乐而忘忧”?《菜根谭》的回答是: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

    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少年,连花儿都知道赶紧趁着春光尽情绽放、鸟儿都知道赶紧趁着春日纵情歌唱。如果一个年轻人生逢盛世、不缺吃不少穿、有书读有学上。如果这么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你不时刻记住要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事,不留下对社稷苍生有益的话,那就算将来你长命百岁,也和没有来到这世界一天一样!

    【安身】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仿佛是被绑在一个高速运转的传送带上,不得喘息。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己的身心、把握生命的节奏?

    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怎样忙处偷闲、闹中取静呢?《菜根谭》的具体建议是:

    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中讨个把柄;

    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

    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

    不管怎样喧闹忙碌,要事忙心不忙、事乱心不乱,能够瞬间抽离、安定身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会晴带雨伞、饱带干粮,利用零散的闲暇时间把要做的事布局安排,在心情平静、头脑清醒的时候立下主见、重点优先。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究竟把自我安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才是最好的呢?对于这个问题,《菜根谭》的回答是: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

    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

    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在今天的社会,价值取向有很多维度,社会和人生充满了错综复杂而难以确定的变数。有人执着于激流勇进的竞争,有人安于平淡朴素的生活,我们不必讨厌别人争名夺利说世人皆醉,也不必自命清高淡泊说唯我独醒,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由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这个选择的关键就是两个字“适己”。

    选择适合自己的、让自己身心舒适的定位,就会达到“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的境界。“法”和“空”是佛教术语,简单的说,法指一切外在的物质欲望;空则指一切本是虚无。一旦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既不会被物欲所迷惑,也不会被空虚所困扰,身心自在悠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物欲社会里,如何不被欲望所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io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