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渐热时,就见商业广场上有穿着青蛙服卖充气青蛙玩具的,也没多想,只是觉得人们挺会逗的,想出这种营销方式,比较好玩儿。
后来看到网络上有人提起“青蛙卖崽”,瞬间秒懂:这么形象的叫法,又在此前视觉冲击的基础上,加上了声音和意象的冲击,且这说法又多了些“悲壮”的成分。
带娃散步,见广场上有个卖崽的青蛙冲我和娃快步走来,心想,这青蛙主动来推销么?
一愣神的功夫,那“青蛙”已经到眼前了,同时把头套摘下来了,眼熟:这不是娃的同学小航么?
小航胖胖的脸上红彤彤地,眼睛闪亮亮地看着我们,头发上挂着的一颗颗的汗珠,都要掉下来了,他热情地跟娃打招呼。
我和娃好奇地问他,你在这儿多久了?卖了几个了?买的时候一只多少钱?卖多少钱一只?
小航坦率地说,买的一只9元,卖10元,旁边那个人卖12元;他在这里待5个小时了,一共卖了5只,被cg撵来撵去的,他换了好几个地方了。
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小航的父母没有陪着来,并且他是陪着妹妹来的,妹妹在旁边的商场里学画画,他就在楼下卖小青蛙,顺便等妹妹。
又问他是自己主动要求来的,还是妈妈为锻炼他让他来的,他说是自己想来。
这就厉害啦!
小小年纪已经开始主动要求社会实践了,果然是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够强大——记得他家在附近开的有烟酒店,小朋友这就按捺不住要自己出来“练摊”了。
临走时,小航还诚挚邀请娃置办行头,好在假期跟他一起摆摊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