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谁?这个问题和人类一样古老。“牛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是牛自己提出来的,它是动物学家、即人提出来的。对“牛是什么?”的任何解答,都不会影响牛的行为。
对“我是谁”,必须每个人做出自己的回答,你的任何解答都会影响你的行为。每个人除了占据物理空间之外,还有一个内心生活的空间。内心生活的质量决定了你和自己、和别人、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对“我是谁”的回答有错误,会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生活和生涯,甚至影响到整个的社会文明。
人不能拿自己和动物比较、和机器比较、和别人比较来认识自己,必须从自身出发来认识自己。参考犹太哲学家和神学家赫舍尔的思考,整理这篇短文。
我是否认识到我的珍贵性?
人的珍贵性和你能做什么、你拥有什么没有关系。一个母亲最容易感受到生命的这种珍贵性。当你从内心深处直接面对你自己的时候,你会认为自己极为宝贵,任何人不能代替你活着、不能代替你思考。用世俗的眼光,你可能是一个普通人,但在你的内心,你不是一个普通人!
我是否认识到我的独特性?
我们给存在物起一个统一的名字,例如:石头。但是不会给香山公园门口的石头起单独的名字。但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名,忽略了自己的独特性,我们就会扭曲自己。人不是统计学上的“小人物”,你的人生的境遇,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想、要说、要做的事情。
我是否认识到我有一系列的机会?
在一个小牛犊身上,除了它的身体慢慢成长之外,还会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奇迹呢?但是在一个婴儿身上,却有着不可预料的发展潜力。我们现在的事实,和过去有关;面对未来,人应当被理解为一系列的机会。
现代科学家用量子物理学去研究,提出很多颠覆世人观念的学说:大脑只是接收与反映意识的工具,人体死亡,意识仍存在。
我是否认识到我的非终极性?
一块石头是终极性的,即一经形成便长久如此。但是人的存在不是完成了的,不是最后的,你是一个正在被创造的世界,你不仅是要被雕刻的大理石,你也是那把雕刻刀。你正处在旅程中,意味着期待、盼望、奋斗。
我是否能把握洞察力的瞬间?
人生洞察力的瞬间,是突然的、间断性的、偶然的,人生不是一个固定的流程,而是充满了不可预见的事实,每个人都变成了探索新大陆的哥伦布,探索的不是未知的大陆,而是那一片未开垦的自己。
我是否有独处和联合的能力?
人应当独处,以便于倾听;真正的独处不是抛弃人性,而是对人性的提炼。独处可以更新你的力量。
真正的独处,使人寻求真正的与人联合,忽视了人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就抓不住做人的核心。
我是否懂得回报?
婴儿和童年的基本体验,就是争得和获取;拒绝成长的人,也拒绝给予和奉献。我们成熟的程度与我们关心他人的程度成正比。
我是否有对神圣事物的感受?
人的生命的短暂的,但人又是大自然中唯一能感受神圣事务的实体……人的心灵能够感受神圣、感受永恒、圣化生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当心灵的眼睛凝视着被真理照耀的对象时,心灵就理解真理;但是心灵的眼睛如果凝视着昏暗的世界,心灵只能形成一些见解,心灵的视野混乱,而且意味着智慧的缺失。”
敬畏生命,就是体认生命的尊严和可贵,并珍视生命,在生命之前抱持谦恭和敬畏之心。 ——史怀泽
本文经启承转合授权转载
·END·
郑志文
启承转合 董事长&领导力发展顾问
在我做高管领导力教练的19年里,我慢慢体会到纪伯伦对教学的洞察力:“倘若一个教师真的睿智,就不会令人们进入他智慧的殿堂,而是引导人们走向自己心灵的门户……”
纪伯伦的洞察,正反映了高管领导力教练的工作内涵,我所陪伴和成长的企业家、高管,都有强烈的成就欲望、都有很多高峰和低谷的人生经历、大多数也都有商学院的求学经历,当他们和我结成学习伙伴的时候,真的不需要我的智慧、知识、经验,而是需要我陪伴他们停顿下来,陪伴他们走向自己的心灵门户,在自我的探索中,内外更新自己,准备再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