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文艺与生活读书
日更17——《住区设计》读书笔记(1)

日更17——《住区设计》读书笔记(1)

作者: Yolo晴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12:30 被阅读10次

从阅读《住区设计》一书中提取住区设计的三种设计模式,从中思考住区的建设方式。书中的住区三种模式主要是基于住区的社会学思想,定义的分类,书中的住区三种模式分别是——邻里型住区模式、混合式住区模式、开放型住区模式。先介绍一下邻里型住区

邻里型住区模式——较小的尺度规模界定、做为大型住区的一个单元细胞。书中将邻里型的住区定义在社会学维度,认为它具有五种功能:生产互助功能、生活相互辅助功能、社会化功能、思想与感情交流的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它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地域、人口、社会交往,其中地域、人口构成邻里的物质要素,社会交往构成邻里的社会要素。邻里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互动性上,其主要功能包括相互支持与社会化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单元就是新城市主义的邻里开放模型(见下图)

新城市主义的开放性邻里居住单元模型

1.住区与城市系统

(1)规模尺度——

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模型也是比较理想化的,其以小学为合理规模控制,人口约在5000人左右,按人均建设用地100㎡计算,也要50公顷左右,很明显这个尺度是无法开展邻里交往的。书中结合各学者的说法,将邻里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一层——15-12户 ,较强邻里相互关系的规模

二层——50-100户或150户 ,人们知道彼此间的姓名

三层——500户-1500户 ,城市单元的邻里,主要是安排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

(2)边界设计

以小汽车以及机动车通行为主的道路,日益拓宽的道路,减少了居民与街道的接触机会,使得住区空间破碎化。亚历山大指出空间的边界应该具有柔软性而非刚性束缚。因此住区的边界应该更具连续性与渗透性。包括以下几点

①视线通透——摒弃传统的住区围墙,替代以广场绿化等柔性边界,既保证空间上的隔离,也保证视线上的通透,人们通过观望,通过交流监视,既保证了空间的渗透性,又保证了住区边界的安全性。这也正符合简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描述的街道“眼睛”的重要性。

②空间渗透——住区的公共空间作为住区与城市之间的介质,应该有效地促进二者之间的空间渗透。

③功能融合——多样性住区功能,诱发居民的必要性活动与社会性活动,使其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

④边界柔和——单一封闭的围墙式住区已经离我们远去,现代的开放式住区需要在限定空间的同时,为空间过渡、商业活动、景观绿化及居民交往提供必要的“边界域”,使住区与城市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形态空间建构

(1)道路交通组织

人车分流:人车分流形式是指车行和步行两套独立的交通系统,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模式,行人安全得不到保障,欧美国家在住区施行人车分流,其在二战后开始普及。1933雷德朋小镇,500公顷,人口2.5万人,分3个邻里单元,大型住区采取人车分流,增加住区空间层次,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人车共存: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欧国家探寻另一种可行人又可行车的交通组织方式——人车共存系统,比较系统完整的是荷兰的“生活庭院”。其中人车共存的交通组织模式也需要注重道路安全,利用道路设施或曲线道路线型等措施减轻汽车对住区居民的危害。

步行空间组织——层级式开放空间的营造,人行道与骑楼的作用不可忽视。

(2)空间组织结构

空间结构明晰:社会-空间相统一的有机体,保证外部空间环境具有清晰、完整的空间层次、序列结构,随时间和居民生活方式调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多层次领域的空间限定:公共-半公共-半私密三个空间的层次需清晰,其中需要对空间要进行界定,如:实体界定、柔性界定、虚空界定、心理界定。

(3)街道空间重构

对邻里住区而言,街道应该是一个产生联系的复合空间,街道与道路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空间效应,街道空间是由两侧连续的建筑界面围合限定的,建筑与街区和人行空间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具有积极空间的效应。

在设计街道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①结合公共服务设施

②建立街道网络,保证道路结构顺应城市的路网结构,构建街道网络单元。

③符合人性尺度

(4)小封闭、大开放的管理模式

保证政府、邻里组织与私营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住区的开放管理,其中提到了一个可防卫单元,由100-150户的建筑群组成,构成了一个自卫细胞,增强社区的邻里感、安全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17——《住区设计》读书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ju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