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才晓得阅读挑战赛到今天截止,我竟然还差三四个小时的阅读时长。
刚开始想批判自己,但看到赵美萍老师的《隐居者》,我又喜不自胜,打算就着冬天的小雨,埋在其中做一个阅读隐居者,与麻风病人一起去寻找人生的解药。
我是从《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中得知赵老师的父亲因这个病被迫隔离到麻风病区的,他经历的种种人生苦难,落到女儿头上,是炼狱,更是无可匹敌的人间大学。
赵老师在父亲走后的三四十年里,一直关注着江苏如皋的麻风长辈们,她笔下的一个个鲜活人物,就像刀割着人的心。让人不由得追问: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苦难,这么多分别心?
《娑萨朗》中,胜乐郎的妻子华曼公主在与他大婚之际,突然患了麻风病,被流放到沙漠中。但他始终对她不离不弃,经过一系列努力,大鹏金翅鸟治好了她。除了这一磨难,还有好多磨难,但他们都挺过来了,是很多人心中的神仙眷侣。
在麻风病人当中,也有很多“神仙眷侣”,他们的爱干掉了很多世俗的东西,像圣境一样洗着每个人的心。这个世界上的苦难像魔术,更像幻境,让人不知所以,但当一个人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时,便可以忍受所有的非难。
《隐居者》里的文字字字滴血,我看到了赵老师的大菩提心,她不仅用文字为他们发声,还为麻风病区捐出了29台空调……一个作家有这样的良知,不用怀疑,肯定是成功的。
我以前不太喜欢看这类的纪实文学,因为它太痛了。现在我得了一点雪漠文化的智慧,可以用一种更宽阔的视觉去解读它,不拘泥在任何一个情绪点上,而是经由一些溃烂面去找到更大的修复面,甚至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念奶格玛千诺,让那些病人都得到保佑……
病毒从来都不会怜悯任何人,但人可以用爱去干掉内心的病毒,皆能在阳光下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灵魂香气。
我知道这愿景太过美好,以至于有的人掉进乐观陷阱里不知北。但再遇到悲观事件,又一蹶不振……那该怎么办呢?
还是得处处觉察自己的内心,慢慢找到真心,安住在里面,任他外面山摇地动,我心自岿然不动。这不是“专一”,而是在“守一”上下功夫。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人间患者。
当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看待一些特殊群体时,就不会生出分别心与优越感,而是用平等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当下关怀。赵老师做到了,她写出来的一系列纪实作品就是最好的“菩萨道”。
《隐居者》中提到了刘逸妹妹,赵老师回如皋的时候也探望过她,为她报销了一些空调费。她由衷地说:“赵老师的文字,温暖而又感人 。”
周国平先生在《生命的品质》里说:“原来,上帝只在一个不太重要的领域里掷骰子,在现实世界拨弄芸芸众生的命运。在本体世界,上帝是公平的,人人都被赋予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灵魂,一个永远不会残缺的内在生命。同样在现象世界,我们的肉体受千百种外部因素的支配,我们自己做不了主人。可是在本体世界,我们是自己内在生命的主人,不管外在遭遇如何,都能够以有尊严的方式活着。”
闭上眼,那些独一无二的生命,像寒梅一样在傲雪中竞相开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