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640281/0e2cc175cd7016b5.jpeg)
刚才,看到小A的语文成绩又未及格甚是失落。
这次入学考试语文总分120分,小A只得了七十一分。其中客观选择题得总分24得18分,名列班级第二,还不错;主观表达总分96仅得53分,位居班级倒数第七。尤其是,试卷最后五题总分64分仅得31分。具体情况是,大小作文共50分得26分。试卷分值较高的记叙文阅读主观题为4十4十6共14分,小A只得了5分。
我想,一个前面得分(含古诗文言阅读理解题)不错的学生,后面的记叙文阅读与写作,这种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最容易抓分的高分值题,小A却严重失分一一这不合常理吧。
如果考试时能始终投入又怎么会得分这么低吗?而况半命题作文《……触动了我的心弦》是《寒假作业》上的一道原题,已给指导并写了范文。可见,小A考场发挥失常,究竟是何原因却不得而知。
从小A平时的语文学习看,这个孩子还是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与较强学习能力的。就是缺乏耐心,根本没有耐心阅读表达的习惯。因此阅读答题往往未把握原文内容就想当然地泛泛而谈,不能切中问题要害。作文则没有鲜明深刻的主题,写人记叙也只粗线条勾勒,语言不生动无细节,又无真情实感,这就不能打动读者。
更糟糕的是初一学习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因此就算老师写了下水作文,他们也未必未去学习借鉴。归根结底,还是孩子的求学目的不明确,思想认识肤浅。
说真的,面对小A这样的表现与考试成绩,我沮丧无语。然而,他毕竟是学生,作为老师就有责任引导督促他进步。
而且我不相信,一个像小A这样具备学习能力的孩子,语文不能及格。再说,如果他总是考这个成绩,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水准而失去学习自信,也就更不会认真投入学习。若这样,对他一生学习成长的负面影响就大了,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当下,得语文者得考试。为了孩子的良性发展,我决定对他进行以适时引导督促。
首先,引导他反思不及格的具体原因。一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引导,二是学习行为习惯上的督促。
其次,逐步培养他正确有效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其人文素养。诸如耐心阅读、联系生活、多角度思考与有条理表达等良好习惯都是受用终身的。
第三,发掘其闪光点,给予真诚鼓励,以此提升其学习自信心。
我想,教育引导学生反思改进收获成长进步,是老师的期盼与责任,更是对老师专业素养的考验。因此,我将为自己更为学生投入更多,以促进教学相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