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张仪逐惠施于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冯郝谓楚王曰:“逐惠子者,张仪也。而王亲与约,是欺仪也,臣为王弗取也。惠子为仪者来,而恶王之交于张仪,惠子心弗行也。且宋王之贤惠子也,天下莫不闻也。今施之不善张仪也,天下莫不知也。今为事之故,弃所贵于雠人,臣以为大王轻矣。且为事耶?王不如举惠子而纳之于宋,而谓张仪曰:‘请为子勿纳也。’仪必德王。而惠子穷人,而王奉之,又必德王。此不失为仪之实,而可以德惠子。”楚王曰:“善。”乃奉惠子而纳之宋。
从这篇可以看出,人还是得比谁的拳头大。
张仪拳头大一些,所以打发了惠施,惠施跑到了楚国,楚国还是因为张仪的原因,也不打算收留惠施,把他踢到宋国去。
堂堂一大国之君也得因为秦国的相国来改变自己的策略,可悲。
做人还是不要轻易树敌,没有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