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谓齐王曰:“王不如资韩朋,与之逐张仪于魏。魏因相犀首,因以齐、魏废韩朋,而相公叔以伐秦。公仲闻之,必不入于齐。据公于魏,是公无患。”
有人对齐王说:“大王不如资助韩国的公仲朋,帮助他从魏国驱逐张仪。魏国就会任命公孙衍为相国,公孙衍于是又会凭借齐国、魏国的势力罢去公仲朋在韩国的相位,而任命公叔为相国来进攻秦国。”又对张仪说:“公仲朋听说后,一定不会进入齐国。而会来魏国依附您,这样您就没有祸患了。”
还是谋求个人的权位和荣华富贵。技而已。不得其道。
好了,我们来看看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吧!
(二十二)然后,亚历山大带着近卫队和阿格瑞安部队半数、骑兵特别中队以及马上弓箭手,朝伽德罗西亚和欧瑞坦人的边界前进。据说到达边界以前必须通过一条狭谷,而且伽德罗西亚人和欧瑞坦人已经联合起来在狭谷人口处扎了营,以阻挡亚历山大进来。实际上,他们都已经摆好阵势。但当消息传来说亚历山大已逼近时,大部人马都已放弃阵地从狭谷里逃跑。但欧瑞坦人的头目们倒是前来向亚历山大投降,并代表他们全族表示归顺。亚历山大命令他们把大部分欧瑞坦人召集起来,叫他们放心回家,保证不会伤害他们。派阿波罗发尼斯当他们的督办。还派近卫军官利昂那塔斯跟他一起留下,在欧瑞坦人的地区驻军。拨给他的部队有阿格瑞安部队全部、弓箭手和骑兵各一部、以及希腊雇佣军步骑兵各一大批。利昂那塔斯的任务是在那里等待将要路过此的舰队。舰队来到这之前,就在那里筑城,把欧瑞坦地区各种事情整理得有条有理,好让老百姓更勤奋地服从督办的领导。这时赫菲斯提昂已率留守部队赶来,于是亚历山大就率领全军大部向伽德罗西亚进军。经过的地区大都是沙漠。
亚历山大受降欧瑞坦地区任命利昂那塔斯做督办,为舰队提供后勤保障。
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记载,这一带沙漠里生长许多没药树,比普通的没药树高得多。这种树的树干上产一种树胶。因为生长在这一带的这种树很粗大,而且从来没有人采过树胶,所以采起来特别丰富。随军作生意的腓尼基人把这种树胶采集起来,放在骡背上驮着。沙漠里还产一种甘松根,又多又香。腓尼基人也采集它。这种甘松根很多,大部队经过时,脚下踩踏的就不少。从这些踩踏过的甘松根上发出扑鼻的芳香,随风飘散,老远的地方都能闻到。沙漠里还生长别的树木,其中有一种,叶子长得好像月桂,生长在海水冲得到的地方。潮水一退,它们就都露在地面上;潮水回来,它们又都泡在水里。好像在海里也能生长。有些还长在海水总也退不走的空隙的地方,虽然树根老泡着,海水也伤害不了它。这一带长的这种树有的有三十库比特高。部队路过时,树正开花,很像白色的紫萝兰,不过它的香味可清甜得多了。还有一种高杆的蓟树从土里长出。树干上的刺特别厉害,骑兵在树边经过,衣服一再被这些刺钩住,常常把人从马上扯下来,而那些刺都在树上,依然不动。据说野兔在树林里奔跑,兔皮一触到刺,就钩住了,就像小鸟被鸟胶粘住或者像鱼上了钓钩一样。不过,这种刺一斧子就能砍下来,砍破的树皮上流出很多树汁,比春天的无花果的汁还多,味道也很浓烈。
介绍沿途的植物。
(二十三)亚历山大从这个地方继续前进。通过伽德罗西亚地区,路途坎坷,供应缺乏。特别困难的是,部队常常找不到饮水。人马不得不利用夜间赶路,在离海很远的地方,每晚长途跋涉。亚历山大本人打算沿海边走,一路视察现有海港,并为海军尽可能创造些方便条件,比如挖些井、清理一些场地、准备抛锚的地方等等。但伽德罗西亚沿海完全是一片荒凉。于是他就派陶斯(曼德罗多拉斯之子)带着少数骑兵到海边去看看那一带有无抛锚的地方,有无淡水和其他必需品。他回来汇报说他在海边发现了一些渔夫,住在闷人的小屋子里,小屋的墙是用贝壳砌起来的,屋顶是用鱼脊骨搭的。但这些渔夫很少喝到淡水。他们常挖开砂石取水,但还不能常常取得淡水。
介绍沿海岸线的陆地状况。
但当亚历山大在伽德罗西亚境内到达一处粮秣比较充足的地方,搞到了一些食物,把它包扎起来,贴上盖着他自己图章的封条,分派给各运输队,让他们运到海边去。但在部队向距海最近的一个休息站前进途中,士兵们,甚至警卫本身,都不把亚历山大的封条放在眼里,他们把给养包打开吃了,还分给已饿得要命的一些人。这些人饿极了,只好先考虑解决马上就要饿死的这个明摆着的严重问题,认为这么干是应当的;至于国王的惩办,也就顾不得了,那个危险还比较遥远,也难肯定。果然,亚历山大了解到他们的处境确实严重,也就饶恕了这些犯法的人。然后他又派部队遍搜整个地区,尽可能多搞些食物,派克瑞西亚斯(卡拉提斯人)负责运到海边交给乘船的部队,还命令高原地区的居民把粮草运下,尽可能多磨些面运来,还要带下椰枣和羊,部队照价收买。还派伙友之一太利发斯带着一小部分磨好的面到另一个地方去。
舰队的粮食补给很重要。
(二十四)然后,亚历山大就向伽德罗西亚的首府进军。这个地区叫保拉。亚历山大自从由欧瑞坦地区出发到达这里一共走了整整六十天。撰写亚历山大历史的人多数都认为,把亚历山大的部队在亚洲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他们在这一个地区所受的罪。这并不是因为亚历山大不了解走这条路的困难(只有尼阿卡斯一个人是这么说的),而是因为他听说从来还没有哪个人带着部队成功地通过这条道路。只有一个女酋塞米拉米斯从印度逃跑的那次曾走过这条路。当地人流传说即使是她,在带领全军走完这条路以后,也只剩下十二个人了。居鲁士(坎比西斯之子)率部通过此道后,幸存者只有七人。居鲁士确曾到过这里,企图侵人印度国土,但在他到达目的地之前,由于一路荒无人烟、困难重重,全军损失了绝大部分。亚历山大听到这些传说后,就激动起来,一定要跟居鲁士和塞米拉米斯比个高低。这是一方面的原因。
原来亚历山大要走前人没有走完的路。
另外,据尼阿卡斯说,也是因为海军舰队已距此不远,可望给他提供一切给养,所以他才决定走这条路。不管哪一种原因,反正一路上烈日当空,几无滴水,以致大批人马丧生在茫茫荒漠之中;特别是驮运牲口死得更多,因为它们身负重载,脚下沙土既深且烫,踩下去简直像受火刑。但大多数还是因为没有水喝渴死的。它们在高高的沙丘,上走着走着,常常一下子就躺倒在沙上,不是因为被鞭打而倒的,而是因为沙土太松软,陷下去就如同陷人烂泥或无人踩过的积雪里那样。此外,不论上坡下坡,因为地面极其坎坷,下脚不稳,骡马受的罪真是难以形容。长途跋涉叫部队也实在够呛,因为沿途缺水,往往为了赶到一个有水的地方,,非一鼓作气、走很远的路程才行。如果在夜间走完了必须走的路,天亮时到达有水的地方,这还不算太受罪;但如果路程太长,白天还必须继续赶路,部队就要倍受酷热和干渴之极度困苦。
这条无人区的路确实很艰难。
(二十五)驮运牲口损失之大,另外还有原因。有些是由部队故意弄死的。没有东西吃时,人们凑到一起,把骡马杀了吃肉,一匹又一匹地把大部分牲口都杀了,就说它们是渴死的或累死的。没有一个人揭发事实真相,因为大家都在受煎熬,都参与了犯罪活动。亚历山大并不是不知道这些事情。但他很明白,解决眼前灾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不知道,这比公开纵容还好些。另一个难题是无法照顾那些病号和那些累坏了躺在路上掉了队的人。一则是缺少驮运牲口,再则也因为拉车的人不断破坏车辆,因为在这么深的沙土上拉车简直是不可能的。在这次行军开始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曾不得不避开较近的沙土路,去走车辆好走的远道。这样,有些人就拉在部队后边跟不上来,其中有的得了病,有的累倒,也有的中暑,还有些是渴坏了的。没有一个人伸出一只手扶起他们前进,也没有一个人留下来照顾他们。因为行军急如星火,大队人马在一片焦躁紧张之中,某些个别人的不幸也就顾不上了。由于一段段路程大多要在夜间走完,有些人困得要命,躺下就睡。醒来时,如果还有余力,就跟着部队的脚印往前赶。在大批这样的落伍者当中,只有少数得救,多数人则如同沉入大海,消逝在这漫无边际的沙漠之中。
亚历山大对于长征途中士兵们为了活命而做的违纪现象张一只眼闭一只眼。尽管如此,减员很大,可见此路之艰难。
部队后来又遇上另一大灾难。它给部队和牲口带来的损失,恐怕比哪种灾祸都严重。季风吹来,伽德罗西亚地区暴雨成灾,就和印度常有的情形相仿,山区比平原雨量大。风起云涌,遇到高山阻挡,云层超不过山顶就化为雨水倾盆而下。当时部队正在一条小溪旁边宿营一实际上是因为这里有水才来此宿营。大约在半夜二更天,小溪陡然暴涨。部队并未看见下雨,洪水却排山倒海而来。随军的妇孺大多被山洪席卷而去,御用帐篷以及其中的一切均荡然无存,许多在行军中残存下来的牲口也都一扫而光。部队本身也是几经挣扎才保住性命,除了武器之外,其他已什么都没有了,甚至武器也不是全都保住。许多人在长时间的干渴折磨之后,好容易才看见这喝之不尽的水呀,于是就大喝特喝起来,这些人多数也因此送了命。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亚历山大一向不准他的部队紧靠河边宿营,一般都在二十斯台地开外,这已成了惯例。就是怕他们一窝蜂似的拥到水边拼命喝,把自已和牲口的命都送了;同时也怕那些最贪喝的人们,跳到水里把水搅混,搞得全军谁都喝不
这条路确实是死亡之路。
(二十六)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亚历山大一件极其高贵的行为。由于我粗心大意,在上文中漏掉未写。这件事究竟是发生在这个地区,还是像有人说的那样,是早些时候在帕拉帕米萨斯发生的,我已记忆不清。反正当时部队正在沙漠里行军。虽然烈日早已当空,炎热异常,但由于部队必须在找到水源以前赶完全部路程,所以仍然在极度困难中继续前进,而水源离此还远。亚历山大这时也已渴得要命,但他仍然咬紧牙关,尽最大努力,徒步带队向前。这样,有苦大家一起受,没有什么人特殊,部队就觉得罪过还好受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是这样)。这时,有些轻装部队离开大队去找水。他们在一条很浅的干河床上,找到一个小得可怜的水坑。费了很大劲才从里边淘出一一点点水。于是他们就带着这点水飞快地跑到亚历山大那里,好像是给他送来了多么了不起的礼物似的。走到他跟前,就把盛在头盔里的水送给国王。亚历山大接了过来,向那些弄水来的人们表示感谢;然后当着全军的面,把那点水泼在地上。他这一泼,全军感到这样振奋,好像每个人都喝到了亚历山大泼出来的那点水。对亚历山大办的这件事,我最热烈地表示赞扬。这件事充分证明,他作为全军统帅,有多大的耐力,有多卓越的品德。
亚历山大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是他的部队有战斗力的根本原因,跟色诺芬当年的长征记里做的一样。
部队在这个地区行军时,还发生另一件事。带路的向导终于说他们找不到路了。因为狂风把一切辨认方向的标志吹得模糊不清。在茫茫无际的大沙漠里,四望都是沙丘沙岗,看不出有任何不同。既无路边常见的树木,又无坚硬的土丘石岗,认不清哪里是道路。这些向导又不习惯于晚上凭星星、白天靠太阳认路,就像腓尼基水手凭小熊星座和其他人凭大熊星座航海那样。亚历山大心里明白他应当带领部队朝偏左的方向前进,于是他就带着少数骑兵在最前面引路。当马匹因炎热开始走不动时,他就叫大部分人留在后边,自己只带着几个人骑马前进。后来看见大海了,就在海边的砂石里往下挖,找到清新的淡水。于是全军都开过来。后来部队沿海岸走了七天,一路都有水喝。然后向导又认出路来了,于是又带着部队往内陆开去。
在遇到迷路时亚历山大往往能找出正确的道路来,这就是智慧问题了。
(二十七)最后全军开到伽德罗西亚首府。亚历山大叫部队在那里休息。撤销了阿波罗发尼斯的督办职务,因为发现他对所有的命令都采取玩忽的态度。派陶斯接替他的职务。陶斯不久又病死,又派西比尔提亚斯接任。这个人不久前曾被亚历山大任命为卡曼尼亚督办。现在亚历山大又调他兼管阿拉科提亚和伽德罗西亚两个地区。命令特莱坡利马斯(坡索发尼斯之子)接管卡曼尼亚。亚历山大已开始向卡曼尼亚进军之后,又接到报告说管理印度部族的督办菲利普被雇佣兵阴谋刺杀,他的马其顿卫士当场就杀死一些凶手其余的后来也都抓住了。亚历山大知悉后,就给印度的攸达马斯和太克西利斯写信,命令他们暂时接管菲利普原辖地区,等他将来再派一个督办去管理。
亚历山大调整伽德罗西亚督办的人事。
亚历山大进人卡曼尼亚时,克拉特拉斯所率其余部队和大象也都到达,把反叛后被捕的奥达尼斯也押来。阿瑞亚督办斯塔萨诺和扎兰吉亚督办也都来了。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帕西亚和赫卡尼亚督办福拉塔弗尼斯的儿子发瑞斯马尼斯。到这里来会见亚历山大的还有原先和帕曼纽一起带着部队留守在米地亚境内的一些督办克连德、西塔西斯和赫拉康。他们把大部分部队也带来了。米地亚人和部队官兵都告发克连德、西塔西斯和他们手下的人抢劫庙宇、挖掘古墓并对居民横行暴虐。亚历山大接到这些控告之后,就把这两个人处决。这时为了杀一儆百,叫那些留在地方上当督办或总督的人有所戒惧。如果他们胆敢干这类勾当,就会得到,同样的下场。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使那些部族稳定安分,不管是被征服的还是主动归顺的部族,为数确实不少,而且彼此相距又很遥远。杀这两个督办就是为了告诉他们:只要是在亚历山大势力范围以内,任何统治者都不许为非作歹、欺压百姓。赫拉康当时确实还无人控告。但不久之后,苏萨人终于揭发了他的罪行,说他曾洗劫苏萨庙。因此,他也受到了惩罚。伙友斯塔萨诺和福拉塔弗尼斯给亚历山大带来一大批驮运牲口和骆驼。他们听说亚历山大向伽德罗西亚进军时,就曾猜想他的部队准会遇上灾难,后来的事实果然是这样。他们这时才来,也总算是适时的,特别是带来那些牲口和骆驼。亚历山大把牲口分给军官每人一匹。其余的人,按牲口和骆驼的数目,每中队、每百人或每纵列各分配若干。
亚历山大严查督办的罪行,稳定被征服地的民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