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干,慎入。
相信冲着本文标题点进来的朋友多少都是对开会有些不爽的,那么我同样相信在你仔细阅读之后顶有收获。
如果你想让会议更加高效有意义,得先想清楚”是不是有必要开会“的问题,有些事情靠一条微信就能说清楚,有些事情当面也能说清楚,而真的有些事情就非得借助会议的形式才能获得到想要的效果。这中间就牵扯到一个没有标准的、由个人把握的度了,他一方面和个人沟通能力与经验有关,另一方面和你所处的环境有关,必须慢慢找。
其次,你作为会议发起人,要能把一次会议当成一个项目一样去做,能够从会前筹备、会间管理、会后收尾3个维度进行详细的管理:

(1)会前筹备
会议目的:明确会议目的与主题,确立此次会议的讨论范围,评估会议效果及预计产出物。(如果你自己都搞不清楚想要什么效果,那么谁还能帮你呢?)
会议人员:明确与会人员范围,能提前告知、提醒会议人员参会,如遇到关键人员因故无法参会时能及时作出判断,或采取视频、语音等方式继续会议,或能及时同步其他参会人员,尽量避免耽误其他人员的时间。
会议场所:根据与会人员规模、分布,及会议的实际需要,提前预定合适的会议室。
会议通知:将会议主题、地点、时间提前通知给与会人员。(基本礼仪,也能帮助与会人员尽早与你站在同一认知层面从而更好的沟通)
会议议程:根据会议主题拟定会议议程,在拟定的讨论范围内严谨、有序的推进会议进行。(会议当中总会有太多变数,做一个提纲能帮助自己把握好方向)
会议材料:根据会议的实际需求提前准备会议材料(为了让与会人员更好、更明确的理解你的意图)。
(2)会间管理
时间控制:事先根据会议的目的评估会议时间,在会间结合会议实际情况对会议时间进行控制,避免会议超时而耽误与会人员工作。
主题控制:依据会前拟定的会议目的、主题以及讨论范围,对会议主题进行严格限制,争取做到”一会一事“,确保一次会议上专注、完整的解决好一个问题,并极力避免一锅粥的、泛泛的讨论。(总有人的脑洞大到不得了)
秩序控制:控制会议秩序,保证会场安静、会议推进有序,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能及时处理。(避免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
总结成果:在会议接近结尾时能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确认与会众人关于议题、讨论、结论的理解同步且统一)
(3)会后管理
会议纪要:会议主持人需要提前指定会议纪要记录人(或为自己),在会议结束后形成系统的会议纪要文档,对会议主题、讨论内容、结论以及相关事项的跟进人与截止时间进行记录。(没见过什么脑子好到什么都记得清楚)
会议传达:将会议纪要以邮件(推荐但不强制)的形式发送给与会人员以及相关事项负责人,抄送给会议主题利益相关方,保证信息的同步。
会议存档:将会议纪要进行统一归档,方便后续查阅。(主要是甩锅,不过总有low比不会看邮件)
会议跟踪:将会上确认的事情一一落实。(会议是为了沟通,而沟通是为了实现目标)
写在最后,哪怕你做好了上面的一切,也不能保证你一定能组织一场高效有意义的会议,但足够保证下一次你能组织一场更高效、更有意义的会议。
好吧,其实是把上次写标书临时弄得那部分粘过来简单做了些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