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年孤独》观感

《百年孤独》观感

作者: 扫地专业高级研究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4-15 22:49 被阅读0次

最后,羊皮卷终于被破解,它正是百年孤独这个故事本身。最后也说,百年孤独的故事不会再发生在这片大地上,所以我们阅读了这篇羊皮卷,诠释了孤独本身的意义,就是故事本身是故事,故事之外也是故事,类似机锋,但应该是别有意味存在,每个人可能看了有不同的看法。而我的看法是,孤独它并不存在,因为羊皮卷本身述说了百年的孤独,但它的孤独看起来都十分平常。我以为作者是在反讽,像西班牙的骑士一样。而真正的目的只是讲述这一百年发生的所有的事情。

当然如果换一种角度,或许就可以认为,这世界处处都是孤独,因为过于平常就不再用一个单独的符号表意出来了。因为故事本身并不显露出过分的孤独感,即便是哪些看起来怪异的行为,一些古怪的做法,不合大众的想法。哪怕喜欢大搞宴会的双胞胎第二,在人群之中欢乐的人,也是孤独。所以是否就说明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存在即是孤独。

所以故事主题又成了述说普通人的孤独事迹,最后突破界限成为全世界的孤独。如果这样说来,它就是神作,因为它所表现的内容仅仅不是故事本身了,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一种本质性的东西,又或者说如物理定律一样的东西。可以和经典物理学并驾齐驱的东西。这应该不至于是一种夸大,它当然存在着这样一个层次的影响。只是它是在揭露,而应用这样的定律,就看起来无谓轻重了,当然它的现实意义应该也是明显的才对。

所以羊皮卷仍然在预言,即便最后一场龙卷风让马龙多毁于一旦,羊皮卷从此消失,但现在它又重新落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就像《红楼梦》一样,那块石头虽然不在了,但又好像又存在于世间的角落,让每个人都对它有所感悟。

当然,整个故事并不是消极的,让每个人感到无助,在所谓的孤独面前一蹶不振,相反,它可能希望的是,在这样的孤独下面,每个人的故事仍然可以被述说,仍然能够成为有意义的个体,又或者说它说明了与此存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管是初代布恩迪亚创建了马龙多的辉煌,还是上校的32场战争,侄子与姨母的相爱等等。我们都看到了一个个孤独的人是如何努力的寻找一些价值,来填补那片空白,而爆发出的力量又是同时具有创造与毁坏的力量。

一边在不断的创造,一边又是在不断的破坏,这便是又一个主题。就像上校的战争一样,就像马坦尼纳的寿衣一样。这是一个轮回。就像马龙多最后消失在龙卷风之后一样。

这样的轮回的说法,存在于世界各处,最后又被神化成了不同的故事。就好像我们明明已经体会到了一些感觉,又迫不及待(主动的或潜意识的)的想把它忘掉一样,然后又重新感受这样的感觉。最后我们或许可以也得到一个真理,重复也是我们的本能。创造与破坏也是我们的本能。

这些便是百年孤独的一部分。羊皮卷并没有失效,而是激励着每一个孤独的人去创造他们的意义,然后破坏(当然要看个人意愿)。

或许你也应该打开羊皮卷(《百年孤独》),去破解它的秘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年孤独》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tf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