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微信公众号因其门槛低、传播快、操作易的特性,自诞生以来就呈现爆炸式增长。大到中央政府机关部门,小到乡镇基层组织,都逐步开通了自己的政务微信公众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达到10万多个。审计机关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也紧紧抓住机遇参与进来。
笔者作为县级审计机关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观察到现阶段审计机关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应用仍主要靠“内消”,而“外供”乏力,关注审计机关微信公众号的大多为体制内人员,受众的参与度较低,究其原因在于审计新闻的生硬拗口,受众难以“啃”下去。这偏离了建立审计微信公众号的初衷,值得我们反思。审计政务信息如何表达传播?如何更好地搭建与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笔者认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要像好的厨师,从色、香、味、型入手,让审计机关微信公众号“津津有味”。
色——权威化。即政治本色不能变,要时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人民网”等“官微”文章之所以大受欢迎,跟其拥有的权威性信息源有很重要的关系。微信公众号上表达多元化,很多事件的真假虚实就很难去把握,受众需要这样一个有权威性、政策性、活泼性的平台,以判断事件的真假虚实、是非曲直。审计机关微信公众号关键在于树立政府公信力,只有在公信力的基础上,审计机关微信公众号才能真正发挥出新媒体积极、正面的作用,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更关键的是,审计机关微信公众号还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与政府的互动中,让政府倾听百姓的心声,让政务微信能进一步推动政府执法为民。
香——互动化。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社交属性,审计机关跻身于一个社交平台做新媒体的时侯,就得适应这个社交平台的特性,要有参与性,充分利用网络开放的属性,散发审计独有的“香味”,吸引受众、网友的参与和互动。例如在微信公众号开展“最美审计人” 投票活动;专设“话题墙”,结合社会热点,提出热点审计话题,同时注意对受众的回复;对于新的政策、方案、措施等出台实施,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开展政策解读、问卷调查,广集民意,更好地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等等。政务微信加强与受众的双向互动,既产生了可传递的信息内容,同时也推动政府部门创新政务信息发布模式。
味——个性化。就是话语体系的重建和表达方式的新颖,把通稿写成个性稿,将隐藏在信息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以个性化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有汁有味地吸引读者,实现有效传播。政治话语的特定套路、新闻通稿的固有格式、审计机关的行业术语显然已不符合受众的阅读需求,将文章赋予个性化,用一种有味的方式把它传达给受众,这是做新媒体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种个性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标题吸睛,例如《怎样揪出“扶假贫”看住千亿扶贫资金?》巨大的数字给人以震惊之感,《迟到的公租房》后面隐藏的故事成功吸引公众的好奇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的文艺气息提升文章的阅读感等等,“题好一半文”,通过标题增加文章阅读量。二是内容为王,一个好的标题十分必要,同时在内容上也必须足够出彩。文章标题是文章留给受众的第一印象,而出彩的文章内容不仅能够提升文章的公信力,同时还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从而在用户点击和用户黏性上实现双赢。三是形式新颖,除了普遍的图文、全文形式,文章还可以适当运用图解、H5、视频、漫画等形式表达,力求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受。
型——碎片化。就是将长话短说,短小精悍,小巧玲珑,在最短的篇幅内给予读者最核心的内容,这也是审计机关微信公众号的价值所在。在当今信息量爆炸的数字时代,技术和兴趣的契合使得碎片化的浅阅读应运而生,在网络阅读、PDF电子阅读等各种数字阅读中,碎片化阅读几乎成为数字时代阅读方式的主流。它在给人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还有便携、快速、及时、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优点。这些都是传统纸质图书的深阅读所不具备的优势,尤其是交互性强,甚至阅读成为一种“悦读”。碎片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一种阅读的趋势,或者说是时代特征。审计机关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快准狠的抓住核心内容,简明扼要的表达“5个W”,尽量避免长篇大论。对于需要补充的内容,合理利用微信公众号“阅读全文”功能,在内容下方添加“阅读全文”的超链接,对微信内容进行补充,加强对微信内容的扩展。
审计机关微信公众号日趋成为发布政务信息的新媒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和实现政民互动的新渠道,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津津有味”,既扩大了公民的知晓权与参与权,又加强了政府部门信息公开,有利于提升审计机关形象,更好的宣传审计工作,促进审计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