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记事起,和我们隔一家的秀芳婶(这是母亲对她的称呼),一个院庄子较低,一个人拉扯两个女儿(老大上到小学二三年级就已辍学,老二只比我小两三岁,但是从未进过学校的大门),家里的生活仅仅能填饱肚子,房子里面黑乎乎的,灶房也没有门。她的丈夫是脑子受过刺激不灵光的人,从来没有穿过合身完整的衣服,整天光着驼背身子,踢拉着从垃圾堆捡来不合脚的鞋子,疯疯癫癫,经常在外面四处乱跑,有时每天赶天黑前能回家,有时跑远了好久才回来,家里的农活几乎帮不上忙,秀芳婶也从来不让他进房子睡觉,进了大门左手边的闲房子就是他睡觉的地方,没有炕,地上铺了散乱的麦秆就是他的床。秀芳婶家的日子是大家眼见的穷、差。一年年的庄稼结束几乎存不到钱。有时候想想,如果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就有精准扶贫帮扶,也许,她们娘三的日子,还会凑合的过下去,她们也不会离开我们村。其实那个年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虽然都有兄弟姐妹,可是没有人伸手援助她一点点。
因为家里的男人疯癫靠不上,家里穷的让人看不起,她曾几次都带着小女儿改嫁,离开了那个破烂不堪的家,只是出去过不了多久,就又回到了那个破烂穷困的家了。最后一次的离开,应该是我已经离家上了初中(93年左右),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通过介绍人()或许是所谓的人贩子),嫁到(卖到)了更远的地方,南方或许是大山里,从此不再回来,她疯癫的男人也在几年以后死在了外面,本家的兄弟们(用她家的大门木板简单的釘了个棺木草草埋葬。)本来不住人的院子荒草丛生,隔壁邻居为了安全,就用砖将那个缺少大门板的门洞封住了。回头数数,秀芳婶已经离开村里三十余年了,离开,只是为了生存,生活的所迫无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