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承接上面!点击上面,完整阅读!
重构技术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威力很大,只不过我们很少意识到而已。
当我们试图劝说自己来采取某种行动时,我们需要了解我们谈话中的否定作用的威力。
潜意识接收信息是全盘吸收的,不管是好是坏,是真的还是假的,它都会吸收,不加思索的储存起来。
就像海绵一样,什么样的水都能吸收。所以,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有积极的东西,也有消极的东西。同时......
我们人脑的潜意识,不会接受否定的字词,只接受正向指令或者是暗示。
潜意识只注意否定词后面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说我不要紧张,到了潜意识就接收为我要紧张。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讲想要的东西,不要讲不想要的东西。
再比如,一个戒烟的瘾君子说:
我以后不抽烟了。
这实际上是给大脑下达了一个难以执行的命令。大脑接收的信息是:
我抽烟!
“不”字的否定词直接被潜意识过滤掉。本想说不抽烟,大脑潜意识出现的就是抽烟的映像。
你自己听听,与人打交道时或者和自言自语对话时,那种不要做什么之类的否定句,肯定居多。不止你这样,这是整个人类的通病。
你不信吗?做个简单测试,你可以试着用于你的朋友或同事来测......
比如,
让你的朋友接受你的请求坐下来,你说:“请不要站着”。
你会发现他要犹豫几秒钟才坐下。
重复这个实验,这次转换一下请求的句式:“请坐下”。
还是刚才那个人,但这次动作快多了。
再比如:“请不要想一个红色的苹果”。
你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很难按照字面或者原话的意思去做?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好理解。潜意识不分真假,不会判断,不会刷选,不接受否定。
我们必须想着站着,又想着不是站着;我们必须想着红色,又想着不是红色。
因为,所有这些自我命令或者确认的请求,都需要你积极着眼在最终的结果上,而不是过程。
这些字词无论是自我劝服还是劝说他人接受我们的请求,作用很大。
比如:
抓牢,好于,小心,别掉下来(他非想到掉下来不可);
端稳盘子,好于,别摔盘子(他非想到摔下来的样子不可);
我吸氧,呼吸新鲜空气 ,好于,我不抽烟(他非想到抽烟不可)。
你的改变,就是从这里开始,你自己要注意听听自己的语言,留意你的遣词造句。
因为,上面括号里那些你不想要的东西,才是你的潜意识真正接收的,对你的作用是巨大的,这就是踩刹车的动作,这种内耗足以让你实现不了你的愿望和目标。
只要你想改变,方法还真很容易,只需对语言使用进行简单地改造,就可以重新审视熟悉的事物和环境,保持觉知。这就需要你运用重构技术来转换。
比如说:
有人对你说:我不喜欢蓝色;
你就重构成说:他喜欢蓝色以外的其他颜色。
“我不喜欢你软弱无力的样子”;
重构后,
“我喜欢你运动时活力四射的样子”
上面的重构技术是把否定转换成肯定,消极转换成积极。
在面对困难、痛苦、无趣、烦躁的事情时,如果主动去寻找更好的视角,我们的生活或许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境随心转。
比如,把你缺点,变优点的通用句式:
常人眼里的缺点,这反而是我最大的优点(优势,机会,财富,好处,机遇)
正因为......所以才......
比如,你去应聘,遭遇工作经验不足的困境,经验不足成了最大障碍。
此刻你就可以进行重构转换——
你可以说我没有工作经验,但是我要说:
这反而是我最大的优点!
因为我没有经验,所以,我会更加努力学习;
因为我没有经验,所以,我会任劳任怨,不怕苦累;
因为我没有经验,所以,我成长的空间更大。
这反而是我最大的优点——是一句非常通用的重构转换句式,可以让自己和对方转换思考方向。
按照这个句式,你写下的越多,就能让你有机会看到,更多别人看不到的机会,隐藏的事情,很多你从前看不到的东西,会清晰的展现在你面前。
正因为缺乏耐心和恒心,所以才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做事情的持久性;
正因为自己做事比较犹豫,不果断,所以才锻炼自己变得更有信心和判断力;
正因为过去生活艰辛,所以才通过努力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
上面重构的句式运用了积极心理学的方法——通过不同视角的语言描述,改变目标的背景意义。
心理学家肖恩·阿克尔说:
影响人们快乐和幸福的因素,外界环境只占10%,另外的90%都取决于自己的头脑和思维如何看待外部世界。
任何事情,我们总能找到一个更好的看待角度,只要你将注意力转移到过程中,并把过程游戏化,就不会被目标本身这个框架所限制了。
换句话说就是:我并不是在做它,我只是在做另一件有趣的事。
甚至,我们也可以像乞丐的故事赋予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拟身份(从乞丐定位商人)一样,赋予自己一个全新的身份,获取新的动机和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