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
回到家国的日子(八十二)

回到家国的日子(八十二)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8-09 15:04 被阅读0次

        我们的大半生,都习惯于“集中、统一”的生活,物质的匮乏决定了方式的单调。尤其是啥都要票证的年代,粮票、油票、肉票、布票、棉花票……都需要在斤斤两两中计较。那时还没有市场、商品的概念,也根本谈不上丰富多元,品种、色彩、式样都乏善可陈,能吃饱穿暖就不得了啦。那时的奢望就是“老三件”,后来又转换成”新三件”,但远远达不到满足欲望、选择自由的地步。

      生活可以有选择的具体年代,已经记忆模糊。肯定是改革开放之后,肯定是取消了各种票证,肯定是有钱啥都能买到,肯定是钱包里都有了结余。物质的极大丰富,收入的明显提高,消费层次的多样化,对幸福美满的重新定义,都深刻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记得前些年,准备把家里舍不得丢弃的衣物用品,送给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大爷大妈,话刚出口人家直摇头:“日子好了,谁还愿意拣破旧。”

      我们那一代兄弟姊妹多,一大家子吃的饭菜,一锅就煮了烩了,好吃不好吃就那么多,动作慢了就等下一顿。现在稍好点的家庭,早就多元化,有重口味的、有清淡口味的;有喜欢米饭的、有喜欢面食的;有偏好中餐的、有青睐西点的,往往一家有几口人就有几个花样。以前以为全人类人人都是一个样,现在才知道除了自己别人和你都不同,这日子好像变得有些矫情,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不好。


相关文章

  • 回到家国的日子(八十二)

    我们的大半生,都习惯于“集中、统一”的生活,物质的匮乏决定了方式的单调。尤其是啥都要票证的年代,粮票、油票...

  • 回到家国的日子

    “双日更”《在共度时艰的日子里》已经写完五十篇,乘着刚出院的惬意轻松,准备转换新的内容。权且命名《回到家国...

  • 回到家国的日子(五十)

    昨日午后,收拾整理书房的老伴,递给我一沓书信,纸张泛黄、字迹褪色,显然尘封已久。好奇心起,逐页翻看,三十年...

  • 回到家国的日子(八十)

    昨日黄昏延续晚霞,豪华高耸的楼群间,镶满了纯粹的腥红色。夜里起了风,劲道很大 ,嗖嗖作响,从有缝的窗户钻进...

  • 回到家国的日子(七)

    成都公园号称近百个,主城区熟知的、有名气的,对我而言也都屈指可数。以前工作忙,去公园次数少,即便去也大多...

  • 回到家国的日子(九)

    现在家国的人,怎么看过的都是好日子,尽管城乡差别还有,个体差异也在,但吃的饱、穿的暖、有奔头,应该是大同...

  • 回到家国的日子(十六)

    现如今,家的概念远远突破室内的那点内涵外延,小区的空间、社区的环境、乃至整个城市、整个国家的风貌,才是关于...

  • 回到家国的日子(十七)

    今日农历“芒种”时节,成都高温飙上33度,早晚体感还算宜人,正午前后有点燥热。看天气预报,今后几天又将出现...

  • 回到家国的日子(三十)

    回到主城区自家小院又五日。成都仲夏的气候特征,可用“闷热”二字概括,早晚温差不大,极端天气较少,呆在家里减...

  • 回到家国的日子(四十)

    那天与好友随聊新都桂湖,昨日午后电话铃响,轻声带有磁性的男低音:想不想去桂湖看看?本来不愿打破的午休习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到家国的日子(八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bl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