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大观园每天300字读书
老子杂谈(二十二)善恶无绝对

老子杂谈(二十二)善恶无绝对

作者: 第贰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11:40 被阅读33次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事儿老孟和老荀吵了两千年。老子一言蔽之:别哔哔了,都是一回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上次我谈到,这句话自古以来,是被很多人作为“帝王术”来理解和感悟的。只不过问题是,在这个世界上,能有机会施展这一套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绝大多数还是只有被人管的命。这么一来,是不是对我们就没啥意义了?当然不是!老子这句话,恰恰是对我们普通人说的。正是为了破除我们心中最容易出现的几个执念,老子不得已,才放出了这句狠话。但由来真话最难听,最后听不听得进去,还是只有全看我们自己的悟性!

    先说第一个执念: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我们是从小耳熟能详,不管相不相信,至少大多数人,都希望真有其事。于是在我们生活中,不自觉地就会有很多不好意思说出来的小心思。比如自己做了点好事,表面上虽然一派谦虚,但心里暗暗地还是会想,说不定哪天命运就会回报自己哈;再比如特别讨厌一个人,如果某一天这个人倒霉了,即便嘴上还算积德,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幸灾乐祸:看吧,自有老天收拾你!老子正是看透了我们这些小心思,所以劈头就是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要以为你做了点好事,或者受了点折磨,就该得到什么好处;也不要以为某个人不地道,他就应该倒霉。“天地不仁”,至少在老天爷那儿,没有这个逻辑!

    老子为什么会这么说?首先就因为在老子看来,这世间并没有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所谓“善恶”,不过是相对而生的两个概念罢了。为了表达这个观点,在《老子》的第二章,老子说了这么一段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大概意思就是说:正因为天下人都去追逐一些认为是美的事物,于是也就出现了丑的东西;同样,因为天下人都认为一些行为是善的,于是不善的行为也就产生了。老子的这番话,初看之下,好像有些违背我们的常识,因为在我们一般人心中,所谓“美丑善恶”,可谓泾渭分明,美就是美,丑就是丑,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什么叫有美才有丑,有善才有恶啊?比如一个女的,如果长成“如花”那样了,那就是丑嘛!有没有林青霞那都叫丑嘛!再比如象偷东西抢人这些行为,那就是“恶”嘛,什么情况下都是“恶”嘛。这么一看,老子的这个观点好像确实很成问题。    

    关于美丑的问题,我们就暂不讨论了,因为不仅涉及到高深的美学理论,而且也略显跑题,还是来说说“善恶”。老子说善恶相对而生,这话其实真没有说错。就拿偷东西来说吧,首先是我们认同了这么一个道理,即“拿别人的东西应该要经过别人允许”,认为这样才是“善”,因此不经过别人允许就拿别人的东西,这才成了“恶”。注意,老子并没有说,我们认为的善就不是善,认为的恶就不是恶,老人家只是要提醒我们:“善”和“恶”,不过都是些人类自己设定出来的主观观念,并且两两相对,不可能单独出现。既然是一种主观的观念,就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很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在两百年前,大多数中国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笃定地认为:女人“三从四德”才是“善”;一个女的,如果胆敢主张自己的独立和自由,那绝对是“恶”。而今天你要是再来宣扬这一套,别说女同胞们想抽你,我们男同胞们也不会答应嘛。再比如,四十年前在大陆,听高亢澎湃的主旋律歌曲就是“善”,听邓丽君的歌曲就是“恶”,那是靡靡之音,是恶趣味。可今天,邓丽君已经“封神”,她的歌,已成为永远的经典。我们人类是如此的善变,一会儿这样是善,一会儿那样是善,一会儿这样叫恶,一会儿那样叫恶。即便是老天爷,估计也很难跟上人类的节奏,所以天地也就只好“不仁”了,我什么都不表态,这样总可以了吧。


    下期预告:天何言哉!

    天地不仁,不过是天地无奈的选择。

    个人公号第贰月

    喜欢可以关注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杂谈(二十二)善恶无绝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bw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