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时间太充裕了,今天在电视上点播了一段八七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生出一些感慨,随手记下一些。
那时候,中央广电大楼周围高大的楼群很少,愈显出它落落不群,辉煌耀眼。如今,跟随着时代不断变换的节拍,改换了许多名字了。当然还是那个星波样的台标"中央电视台"最让人亲切。
春晚舞台在现在看来太简陋,也许现在一个乡镇下面的社区搞一台会演也会具有这些硬件设施。舞台就是三四重高低搭配出的水泥台,上面依剧情需要临时更换屏风和地毯,演小品《招聘》时,"鼓上蚤时迁"出场从箱桌后翻身出来,居然把上面布置的桌布带下来了,暂无说动戏份的台上演员就从地上拾起桌布,重新铺好。这拿到现在,那要不知招多少吐槽,当成临场失误,也早早剪辑掉了,但那时,没什么事儿。
观众坐在阶梯形座椅上,配乐和部份勤杂人员就坐在舞台边上,直对观众,不遮不挡,有草绿着装军人,姑娘或妇女穿着白红黄等单色毛衣或女式西服加白衬衣,男同胞多数着一种同款式宽身的西装。现在看来,很难相信这是当时他们在参加一场全国性的大型演出活动。台上的演员与观众近在咫尺,台上台下联成一体。演艺人员衣着扮像没跟今天这样动太多的心思。他们男男女女脸廓分明,略施粉黛,散发出本真美。说实话,辨识度比今天的主持人高多了,现在的主持人脸上涂的多少层,脂粉里有荧光剂吧,你能看出脸上的沟壑和痕迹,看到的不过是同款的时尚造型,粉嫩嫩的色彩罢了,也许唯美,但不唯真。再加上迷离的灯光科技范儿,艳奢的衣饰,说实话,人被关注突出的份量很少了。
那时的小品不纯粹是语言上的"抖包袱",唱念作打,肢体语言更丰富,表演者的综合素质更胜一筹。如相声《播音》,《虎口遐想》等等并不是在拾捡零碎段子牙慧,把人挠笑,而是准确切中社会,甚至是政治生活中的流弊直至分歧表达出来,表现出一种对社会对生活的引领号召之力。
或许小品歌舞节目"包袱″的"当量"与生活发展水平高度一致,演员是轻松的,观众是轻松的,没有忸怩作态,没有曲意掌声,语言简洁,行止奔放,或许真实反映了当时轻松的社会心态吧。再或许是当年的金钱魔力还没有全面展开,还没有如此紧密地和各种贪欲媾合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