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理解孔子的生平——《先秦儒家哲学》读书笔记(2)

理解孔子的生平——《先秦儒家哲学》读书笔记(2)

作者: 金台望道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22:20 被阅读28次

    【第四讲】《论语》解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志于学

     孔子的“学”有三个特色:1、学的内容包括五经六艺。五经(诗、书、易、礼、乐)是知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六种技能。2、学习的方式是学与思配合。3、学习一定要跟行为结合,增益自己的德行。

    “束修”新解

    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是指从十五岁以上,孔子是没有不教导的。这与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完全配合,没什么好怀疑的。

    冯友兰先生说:“孔子是东方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西方的孔子。”哲学界确实有这种称号,但是冯先生说错了一句话:“可惜孔子比不上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公开表明不收学费,而孔子却说,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的,我没有不教的。"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教语文的老师往往都以朱熹注解为标准本,其实朱熹注解《论语》的错误不可胜数。朱熹解释这句话为:“孔子说,自己带着十束肉干来找我的,我没有不教的。”这口气就像家教班的老师,其实是完全误解孔子了。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比较单纯,因为《论语》出现过两次“立于礼”。孔子的“三十而立”,代表他开始就业了,在社会上有份工作。

    四十而不惑

    孔子“四十而不惑”,是说他可以超越感情的困扰,一个人可以用理性的思维来化解情绪的困扰。

    四十岁已经到了中年,一定要明理,懂得事情的来龙去脉。天下没有不能了解的事情,也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算什么都不能解决,还有一句话可以当法宝:时间是最好的医生。

    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而知天命”是一个关键。如果没有知天命,孔子只是一个念书人,学问很好、没有迷惑,却不会成为我们所了解的孔子。

    天命是很严肃的,“天命”二字在古代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的,只有天子可以得到天命。

    从孔子开始,转变成只要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天命,不再专属于帝王。

    我们一般人有天命吗?答案是,每一个人都有天命。

    学者的理想很高,说话就容易夸大,尤其是宋朝学者。张载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给谁听呢?有谁做得到?这就叫作大话。真正的儒家是不说大话的,所以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非常实在。天下人快乐,我一起快乐;天下人忧愁,我一起忧愁。

    六十而顺

    《论语》的原文写的是“六十而(耳)顺”。

    人在说话时都有一个基本的模式,只要把孔子的原文念一遍,就知道“耳”是值得商榷的。“耳”在《论语》中总共出现四次。两次作为语助词,孔子对子游说:“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还有一次是“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只有一次作真正的耳朵讲,就是孔子聆听音乐时说:“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

    除此之外,孔子之后的儒家经典《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易传》都没有出现“耳顺”这个词。这个“耳”是多出来的字。

    孔子在六十岁时,只做一件事,就是顺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研究孔子的生平发展,一定要配合他实际的生活。

    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一段句子很短,并不复杂,麻烦在哪里?一开头就被翻译错了,“克己复礼”四个字就构成理解上的困扰。

    关键在于,把“克己”译为“能够自己做主”,这样才可以同“为仁由己”连起来,否则会有矛盾。

    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自然而然去做的事,都合乎规范。“自然做的”等于“应该做的”,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根据孔子的意思,人在知天命之后,要敬畏天命;敬畏天命之后,要顺从天命。循序渐进,才可以达到《易经·系辞上》中“乐天知命”的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孔子的生平——《先秦儒家哲学》读书笔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dh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