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理想人生?或者说,生而为人,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
有的人追求名,有的人追求利,有的人希望自己的功绩能被后世记住。但在庄子看来,这些评价标准太依赖于外在了。你越是追求这些东西,越是蝇营狗苟地活着,就越会被这些东西牵着鼻子走。 被束缚住的人生,怎么能算得上好呢?
还有的人觉得,人生在世开心就好,“宁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但是仔细想想,人不是孤立生活在世界上的,如果你只看到了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很容易把别人和自我对立起来。那么,外界的一切都会成为你的牵绊,你也没有办法感受到高层次的精神愉悦。
其实“人生境界”这四个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且特殊的概念。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处在自然境界的人,如同婴儿或者动物一般,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东西,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失望、会哭泣——世界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获取生存必需品的地方。当自然境界的人认识到生存资料有限、必须争抢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为了个人利益而行事,这个时候他们就来到了功利境界,世界在他们眼中是优胜劣汰的角斗场。某一个瞬间,他们突然良心发现,在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选择了后者,于是便进入了道德境界,古今中外的英雄、贤者莫不如此,世界之于他们是一种责任。
当一个人的视野超越了凡人目力之所及,上升到万事万物、上升到宇宙整体,那么他就到达了最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天地境界。
网友评论